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9

环境保护

时间:2010-09-14 | 来源: | 作者:

  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潇洒的主要补给水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上生存着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有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及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对全球有着重要、独特的生态价值。中国政府对西藏的环境和生态保护高度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搞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改善西藏乃至全国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环保制度建设与财政支持

  为加强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工作,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下发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意见》,积极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制订。自治区还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编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自治区政府与各地(市)分别签订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万元GDP电耗约500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年,自治区政府还下发了《有关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意见》出以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构建西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10年底,全区COD(化学需氧量)和SO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这些政策条令,有力地规范了西藏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

  2008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共投入1.52亿元,用于加强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管护、辐射环境管理和环保能力建设。此外,当年还安排资金1亿元,实施草原生态效益补偿;安排资金4000万元,对重点区域造林给予补助;同时,安排补助资金2420万元,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薪柴替代工程,完成3万户农牧民家用沼气池的建设任务。

  近年来,西藏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严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同时积极推动太阳能灶、沼气为主的农牧区薪柴替代工程,以保持全区空气质量的良好状态;据监测,拉萨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5%。截至目前,西藏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环境污染事故,基本保持了较为自然的原生状态,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据悉,2009年,自治区环保部门还将投入4.5亿元用于环境保护,这个数字将比2008年增长136.8%。

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西藏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位十分独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西藏已成为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领导小组”,聘请中科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等单位的院士、专家进藏实地调查,并编制了《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简称《生态规划》)。目前,这一计划总投资达387亿元的建设规划已得到国务院批复并已启动。它的建设实施,将有效地遏制西藏江河源头和重要湖区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维护西藏高原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提高西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

  为实现这一目标,西藏重点加强对重要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开发水电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秩序,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通过保护,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城市规划与建设注重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地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自然遗产,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国家非常重视西藏的环保工作,计划投入巨资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央政府于2006年确定西藏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将陆续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内容涉及天然草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工种草、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矿山迹地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监测监管等3大类14项工程。规划期内要完成退牧还草1496万公顷,草地修复420万公顷,使77%的中度退化以上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与治理;林地原生植被保护面积834万公顷,退化森林修复与防护林建设436.8万公顷,保护与建设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78%;沙化土地治理30.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315万公顷。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