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走进藏北羌塘 > 题图

羌塘草原,摇动众神的经筒

时间:2011-06-13 | 来源:中国西部 | 作者:蜀南麦子

  羌塘草原,或称藏北高原,是西藏面积最大的一个纯天然草原。一千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曾经驻足此地,深情地眺望过远方的湖泊和雪峰;古丝绸之路吐蕃道曾经贯穿羌塘草原的南北;这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天,有多少人,通过从此经过的青藏公路以及青藏铁路,循着昔年文成公主的足迹,往返于此。天堂,从此是这么近…… 

  我们的汽车一下唐古拉山脉,就好像马儿挣脱了束缚,可以天马行空地奔跑飞驰。此时此刻,涌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的羌塘草原。而这时候,我的MP3里,正在播放朴树的《生如夏花》:“我们就这样抱着笑着还流着泪,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 

  西藏“羌塘”,藏语意为“北方草原”,这片广袤的“黑河边上的土地”,今天,我终于行走到了她的跟前。天高地远。路上不时可以看见一个个“磕长头”的藏族人。我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但我知道他们要往哪里去。也许三年,也许一生,那全身贴近大地母亲的姿势,忽然会让你渴望幸福地痛哭一场。 

  西藏藏北羌塘草原是这样的美,她像一个温暖的摇篮,更像一位公主在大树上用草编织的鸟窝。如果说羌塘草原真的是一个鸟窝,那么那些传说中的神山,就像一根根温柔而粗壮的树枝,托举着羌塘草原,托举着这片青藏高原上的蔚蓝与葱茏。 

  北边,有两根大树枝,是赫赫有名的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西窄东宽,是中华民族的神话之源,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也是祖山的意思;唐古拉山脉,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岭”,是传说中藏区著名的山神,是怒江、澜沧江及长江的发源地。 

  中间,高挑着海拔7111米的念青唐古拉峰。“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是藏区的著名神山,传说它与纳木错为一对相爱的夫妇。 

  西南边,斜伸着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冈底斯”,藏语意为“众山之主”。喇嘛教以冈底斯山脉为宇宙中心,尊为圣地。尼泊尔人、印度人则以此山脉为湿婆神的乐园。冈仁波齐峰和纳木那尼峰间的玛旁雍错为三大圣湖之一。 

  就是这样的几座神山,呵护着羌塘草原这个美丽的地方。草原、高山草甸、戈壁、湖泊、山川镶嵌其间。日出日落,她的每一个子民,都可以赶着牛羊放牧远方,每一个远道而来的藏传佛教信徒,都可以在此摇动众神的经筒,内心获得安宁。 

  西藏藏北羌塘草原是这样的美,藏北人曾经这样颂赞她:“一旦投入她的怀抱,草原变成温暖的家。”这里有古象雄国的遗址和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这里随处可见玛尼堆、经幡、古塔、转山转湖的人……这里总是有那么高的山,那么美的湖,那么多的帐篷、牦牛和绵羊。一群群鸟在天空自由飞翔。大朵大朵的白云,是回到故乡,还是飘向远方?一只鹰盘旋在上空,没有人知道它的孤独。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羌塘草原:藏北重镇那曲是她灵慧的面容,西北无人区则是她飘动的长裙。我知道,春天,这里到处都开满了野花;我知道,夏天,这里到处都充满了绿;我知道,秋天,这里会有红黄蓝几种最艳丽的大色块;我知道,冬天,这里漫天一片雪白的世界,纯净而荒凉。可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有一个地方,都会让人魂牵梦绕,都会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羌塘,这就是羌塘草原上的明珠纳木错。 

  在去纳木错的路上,我看见几个小孩在草原里跟着风奔跑。一个包着白头巾、背着背篓的藏族女孩,已跟着她的羊群走远。夕阳的余晖,在湖畔给她留下了一帧绝美的剪影。我走过的时候,仿佛有歌声飘荡在这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里。而我只能在一片寂寞里,伫立良久。 

  西藏藏北纳木错,藏语就是“圣湖”、“天湖”的意思。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其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溪流注入,它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万里羌塘草原上,成为藏区的三大圣湖之首。每年,来自西藏各地以及青、甘、滇藏区等地的大量藏传佛教信徒到此转湖巡礼。我伫立在纳木错湖边,望着这片从天蓝变成深蓝的浩渺湖水。曾经问询一个磕长头的人,围绕着纳木错转湖一圈需要多少天。他微笑着说:20到30天。然后,他继续俯身下去,慢慢地伸展自己,用身体和灵魂贴近大地。我忽然发现,那张黝黑的脸膛上,布满了一种神性的光芒。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又落下去了。我轻轻地在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然后,躺下去,四肢舒展。在阳光晒过的草香里,闭上眼睛,让宽广和温暖来到我的心田里,让羌塘重新赐予我一种平凡的力量。忽然,什么东西打在了我的脸上。那是眼泪吗?那是一种飞翔吗?自由自在,无边无际。夜来了,覆盖了转经声,覆盖了草和雪,覆盖了来路上的一切。 

  而在安宁的梦里,我只是依稀梦见,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也许,我居住的这个小店,就曾经有过他的深情一瞥,有过他的一晌贪欢。这个苦命而欢乐的人,这个在历史中失踪的人,他是否也曾把鲜活的面孔、热烈的诗行,留给了这片美丽而让人忧伤的羌塘大地: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