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望果节 > 历史及习俗

望果节的演变

时间:2011-06-22 | 来源:百度百科 | 作者:

   唐代金城公主殿壁画所反映的情景至今已愈千载,在漫长岁月中,藏传佛教的兴起与演变、黄教教派势力的上升和人们在祭祀中达到娱神与娱人双重目的的前提下,民间舞蹈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并融入祭祀礼仪而发生了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变化。各民族的“鼓舞”,多来自于古代军中鼓乐。驻防边寨的将士,战时以擂鼓助军威、增士气,平日以习奏鼓乐增补生活情趣。屯兵人员的更替,使军中鼓乐逐渐进入民间,并得到发展而成为“鼓乐”和“鼓舞”一代代流传下来。从壁画《大鼓舞》领舞者所持道具分析,可得出两种推论:

   一、画面中的《大鼓舞》,是在表现藏戏中的军中乐舞;二、当时的《大鼓舞》,无论存在于军中还是流传于民间,其功能还停留在“娱人”阶段,领舞者的职能也只限于指挥表演。而今天在日喀则地区司马、望堆乡流行,并用于“望果节”庆典礼仪的《日喀则大鼓舞》,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人”表演,它已成为具备既“娱神”又“娱人”两层功能的舞蹈。同时,领舞者的面具也由早期藏戏的白色羊皮面具换成了后来的蓝色面具;手中的弓箭也改为具有沟通神、人功能的通天神杖“达达”。此外,还有不能忽略的:至今领舞者腰间悬挂的宝剑并非一般饰物,而应是大鼓舞曾为“征战鼓舞”属性的遗存。由此可见,“鼓舞”最初领舞者的人格属性和职能,已从“普通人”变化为祀神、娱神的神职人员“巫师”;而“巫师”通过神杖“达达”,将《日喀则大鼓舞》从民间鼓舞转变成为了祭祀性鼓舞。

   经过了解和调查,西藏《大鼓舞》所使用的鼓一般都为中等大鼓,同于西藏多数寺庙壁画中的大鼓形态。而只有日喀则地区司马、望堆乡独此一处的《大鼓舞》所使用的鼓形最大,舞蹈动态也最为豪放、粗犷。能看到具有鲜明特色的《日喀则大鼓舞》,使我们一行深感后藏之行的福分不浅。

   带有祭祀氛围的《日喀则大鼓舞》之后,开始了纯属娱人的“六弦琴弹唱”和青年男子在琴声伴奏下的踢踏狂舞,把节日的气氛推至鼎沸。狂欢气氛的冲击,也使我们难以按捺,加入人群的歌舞之中,直到炊烟的再次升起,才告别了金色麦海中的乡村,驱车赶往拉萨,去迎接绝不可错过的重大节日——“雪顿节”。

   西藏林周县农牧民参加预祝丰收的“望果节”。“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西藏藏族农民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如今的“望果节”已从单纯的宗教节日,演变为以赛马、射箭、歌舞、藏戏、物资交流为内容,文艺、体育、商贸集于一体的节日,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藏族农牧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