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灵动尼洋河 光影下的飞花碎玉 > 富饶尼洋河

尼洋河的棒棒鱼

时间:2011-07-05 | 来源:深圳商报 | 作者:钟洁玲

  从拉萨往林芝,出了米拉山口,就看见尼洋河。我们的车子沿着河边一路下行,看着河水从涓涓细流逐渐咆哮起来。尼洋河由雪山融水汇聚而成,这一段没有泥石流,即便咆哮跌宕,还是一河清水。司机小谭说,尼洋河的棒棒鱼,是不可不吃的。为什么?它是雪水养大,天然野生,它的生长期很长,肉质细嫩,绝对没有吃过其他饲料。 

  我们稍稍沉默了一下。几天前,我们从格尔木入藏的时候听人说,藏民是不吃鱼的。藏民死后,葬礼分五种等级:一等是塔葬,二等是火葬,三等是天葬,四等是水葬,末等是土藏。水葬有分河段的吗?有人问,没人回答。大约除藏民外,谁也答不上来。若真遇上藏民,又怕犯忌讳。小谭大约感觉出我们的犹豫,又说尼洋河这一段很干净的。藏民每年还要到河里过沐浴节呢。去年他就在拉萨河上亲眼目睹藏民过沐浴节,藏民不怕人看,还大大方方地跑上来跟游客合照。 

  一听沐浴节大家就兴奋起来,追问,哪一天,是农历、公历、藏历?今年过了没有?希望看到集体裸浴的壮观场面。关于哪一天,汉人都语焉不详。藏民却不用看年历,只要天上有颗叫“弃山”的星出现,大家就到河里沐浴、欢庆、玩耍,祈祷平安、健康。这颗星每年夏季出现一周,这一周有时在8月,有时在9月,没有一个准数,只有天知道。 

  这么委婉地解释人与水的关系,让我们觉得鱼是可以放心吃的。我们其实早就垂涎,不过是虚伪一番。于是,接下来这一顿,就在藏民饭店里吃了一顿棒棒鱼。 

  棒棒鱼是用一只铝制脸盆装上来的,连汤带鱼。这种脸盆我小时候洗过脸,现在再也觅不着了。它的盆边已经折弯,有凸有凹,粗犷剽悍,准确折射出山民的生活质感。汤色淡白,里面是切成块状的鱼,几根菜梗点缀着,也许叫不上烹调,只是用水煮熟而已。细看,这不是塘虱吗?全身无鳞,溜滑,头嘴扁平,怎么到了这儿就叫棒棒鱼?棒棒鱼这名称怎么来的,小谭也摇头。大家都叫棒棒鱼,仿佛这就是词根,无解。懒得分辨,大家连汤带肉地把棒棒鱼大勺装入面前的海碗里,抢着下箸,管它叫什么!鱼皮带胶质,滑溜溜的,鱼肉细嫩,正是我们平常吃到的野生塘虱的味道,经过这么一通胡乱烹制鱼肉还是软滑,也没有腥味,实属不易。我就着饭,吃了一海碗棒棒鱼汤,还算鲜美,姑且称它为原汁原味吧。 

  棒棒鱼生于藏地,以它的高海拔、野生、天然、纯净及无污染,也标上了一个吓人的价钱:每斤100元。有个游客到几家饭店杀价,杀来杀去,最终有个老实点的藏民答应50元一斤卖给她,那人感动得哭起来。 

  后来我们知道,西藏的高原湖泊,即是那些名字后缀着一个“错”字的地方,都生长细鳞鱼和无鳞鱼。考古队从尼洋河的边上,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经研究发现,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的藏民——也许叫林芝人更准确,就在尼洋河的河滨安家,过着以农耕为主,兼事渔业、牧业的生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那时既吃山也吃水,百无禁忌,怎么可能不吃鱼?只是烹鱼的文明中断了,至今不懂做鱼肴。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