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农奴泪》:一场触动心灵深处的演出 > 相关

走进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时间:2011-07-12 | 来源:西藏日报 | 作者:刘彦君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出。没有专业的剧场,演出场所就设在村委会广场的中央;观众们或坐在临时摆放的长凳上,或席地而坐,或比肩接踵地站着看;没有专业的舞台,舞台就是一辆简陋的流动舞台车,上面用布幔围成演出空间;没有专业演员,26位演出者全部是村里的藏族农民;没有专业的演出服装,演员身上的服饰多是从爷爷奶奶的旧衣箱里翻出来的……


  但是,这台由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村的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了更为饱满、旺盛的生命力。《农奴泪》的排演是由克松村64岁的白玛云旦老人和村里其他几位老人一起筹划的。


  与参演热情相比,观众们的观看热情更为高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无数面彩旗、横幅挂满了街道两旁。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的情绪跟着戏中人物的命运起伏。当看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农奴们手脚戴着镣铐,不分日夜地劳动,却不时挨骂被打时,他们哭在一起;当看到解放军解救了这些奴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时,观众脸上堆满了笑容。山南地区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学生白玛卓嘎说,他和他身边许多同学都流泪了。可以说,这部话剧,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一个民族的成长。

  

  这一话剧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创作”与演员、与观众个人“生存状态”之间的贴近关系。这种创作方式,与话剧常规式创作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它以对历史现场和生活现场的逼近和卷入姿态,真实而质朴地记录了西藏人民在民主改革前艰辛、悲惨的生活景象,并在这种记录中走进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也许,恰恰是这一作品在人物刻画、情节设计,乃至舞台呈现等方面的业余化性质,突出了生活的质感,拉近了作品与观演者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在对这一艺术媒介所营造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的认同中,走进一个民族肉体和内心的双重创痛之中。


  “如果再不把这部话剧排出来,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就会感到非常遗憾。”主创白玛云旦的慷慨陈词中,有一种感动在涌动着,这是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人才能产生的热望。“看这出戏,像是在体验祖辈们的真实生活”,昌都完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德吉这样表达自己的观感。或许,正是这种演者和观者同根同族的血脉情感,给了这个戏以鲜明的定位和特色。因而,当那段熟悉的旋律响起,“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回荡在演出场所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人们才会真切地体验到阴霾被阳光清除的过程,从而融入这种巨大的火炽的情感之中。

责任编辑:小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