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西藏文化博物馆 > 智慧之匙厅

吞米·桑布扎塑像

时间:2011-09-13 | 来源:西藏文化网 | 作者:

  <57>这是根据文献记载创作的——吞米·桑布扎塑像。他是公元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的大臣。相传著有《三十颂论》等著作,对藏文的创立贡献巨大。



吞米·桑布扎塑像

  <58>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来了解和体验藏文的艺术魅力。随着藏文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聪明智慧的藏族人民使用多种载体记载了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思想,积累了卷帙浩繁的经典和文献。

  <59>梵文佛典起初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所以称为“贝叶经”。国内现存的贝叶经多藏在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您现在看见的是梵文贝叶经《般若八千颂》。

  <60>这是贝叶经《声闻地》影印件。

  <61>这些是吐蕃木简残片。  

  <62>这是以桦树皮为载体的经书。

  <63>这些是不同版本的藏文《大藏经》,有德格版、拉萨版、北京版等。

  <64>《大藏经》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和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华大藏经》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对勘本)2007年己圆满完成。此项目国家投资近四千万元,耗时20年,被称为“航母级”项目。

  为完成此项目,中国臧学研究中心设立《大藏经》对勘局,聘请数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藏族专家主持对勘事务,选聘一百多名学有专长、热心此项工作的学者从事整理、对勘工作。对勘整理、编辑出版的《甘珠尔?丹珠尔》是以德格版为底本,采取参校本与底本逐字逐句相互对勘的办法,利用各种木刻版本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对勘而成。《甘珠尔》对勘本共108卷,选用永乐版、丽江版、北京版、卓尼版、那塘版、库伦版、拉萨版七种版本为参校本;《丹珠尔》对勘本共124卷,选用北京版、那塘版和卓尼版三种版本为参校本。 

  <65>这是印经的表演。印经的主要工序有四道:裁纸、颜料加工、印刷和装订。如果仔细划分,步骤有十项之多。首先是裁纸——必须将整开的纸裁成传统经书大小;然后泡纸——将裁好的纸放在盆里浸湿,这样可以让纸变得柔润,便于上墨和均匀吸墨:接下来兑墨——在干燥的烟墨粉中兑入一定量的水(现在多半都使用现成的墨汁了);朱砂则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细致研磨,一个人一次只能研磨六公斤朱砂,每次经过四天的研磨才能使用;然后开始印刷——这是负荷最大、工序最多的关键步骤,由一组组印工完成;之后是洗板、晾晒、归库;最后的步骤由装订组完成——他们要做的是裁边、数页、分拣、校对、穿页装订、打磨(将经书边缘切磨整齐)、刷色边、按藏族传统方式包装等工序。这些工序都是流水作业,相互交叉又有条不紊。

责任编辑:Shirley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