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2年 > 西藏五月大事记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走向多元化

时间:2012-05-2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德吉

  除了有自己的唐卡学校,教授来自各地的学生掌握唐卡绘画技艺,藏族唐卡勉萨派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不久前还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像罗布斯达的做法一样,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正逐渐突破传统,呈现多元化发展。

  "过去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如今这些传承模式逐渐被突破,西藏非遗保护传承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主任阿旺旦增说。

  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唐卡绘画大师丹巴绕旦在自己家开设了"传习所",进行传统唐卡绘画技艺的师徒教授。与此同时,他还是西藏大学艺术系的教授,在西藏大学开设的唐卡班任教,通过现代学院式教学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阿旺旦增说,这种传统与学院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这种变化的缩影,"这种变化还体现在对学徒的标准和要求,也比从前更加开明,女性或其他民族唐卡艺术爱好者同样可以拜师学艺并成为唐卡画师"。

  他说,这种转变得益于国家的非遗保护政策。随着国家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待遇不断提高,传承各类技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将自己掌握的艺术或技艺永远留存,目前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展演和著书立说的积极性也很高。

  "传承人的意思,不是说我的东西能卖多少钱,而是说我能不能把这门手艺发扬好、传递好。政府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剩下的就是我该尽的责任了。""直孔刺绣唐卡"传承人米玛次仁说。

  截至目前,西藏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76个,西藏自治区政府命名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达227位。前不久,西藏首次对全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培训,还公布了首批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

  据阿旺旦增介绍,为了让西藏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西藏非遗保护中心计划让一些珍贵的非遗项目,比如传统音乐类项目藏族儿歌、手工技艺类项目风筝制作等走进校园。

  

  

责任编辑:秋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