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2年 > “和美西藏”德国巡展记 > 画家心声

画家心声

时间:2012-09-04 |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 作者:丁丹

秦仁强
秦仁强

  时隔十个月,记者见到了2011年首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获得者秦仁强,他留着长发,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去年他的参赛作品水彩画《远山的呼唤》,于是话题就这样展开了。

  雪山、湖水、民居,这是《远山的呼唤》中的主要素,虽然不谙美术,但画面中云雾缭绕的雪山、如镜般的湖面让我体会到了安静、神秘。秦仁强说自己特别喜欢画西部的自然风光,用他的话说,是“西部风光有种令人窒息的美感”。谈起参赛初衷,他轻描淡写,言语中听不到任何的功利心。

  热爱自然 钟情于水彩画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老师,绘画并不是秦仁强的主业,但言谈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对他而言这不仅是用画笔记录生命,而且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切。正是这种关切让他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人应当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他说。在大自然与艺术创作之间,他找到了绝佳的契合点——水彩画。

秦仁强作品《远山的呼唤》.jpg
秦仁强作品《远山的呼唤》

  向往西藏 渴望艺术创作灵感

  水彩画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纯净的视觉效果,适合表现天空的蔚蓝、湖面的高远、阳光的灼热,亦或是云淡风轻。虽然没有去过西藏,但秦仁强对西藏充满向往。“西藏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神奇瑰丽,有关西藏的绘画作品大多传递出高远、纯净、祥和的美感。西藏是艺术灵感的宝库,去过西藏之后感觉肯定会有所不同”,秦仁强说,“都说西藏是眼睛的天堂,我渴望亲身感受西藏,并把西藏的纯净与美丽用画笔描绘出来。”

  对秦仁强来说,渴望走进西藏,一方面是源于对艺术灵感的渴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放松一下心情。“西藏山水类型丰富,既有令人窒息的大美,也有高原江南的秀美,置身于神山圣湖之间,人会越发显得渺小。对我来说,亲近自然是过滤城市生活中浮躁心态的一种方式”,秦仁强说自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感受西藏,描绘西藏了。

    画家姜新成:行走藏域三十年
 

  三十年间,来自中国东北部城市长春的画家姜新成数次走入藏区,创作了一系列与藏族群众和藏文化有关的美术作品。其中,以甘南夏河地区藏族群众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系列画作,为其在国内艺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声名。

  2011年,在中国西藏网主办的“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上,姜新成以画作《期待》获得一等奖。2012年夏,中国西藏网的记者采访了这位画家,倾听他与藏域的故事。

画家姜新成
画家姜新成 朱菲/摄

  三十年间行走藏域

  1982年,姜新成第一次走进藏区。当时22岁的画家和爱人一起前往云南迪庆中甸旅游,领略了丽江古城古朴、独具民族特色的风貌;那时,市场经济的大潮还未来到祖国的西南边陲。

  1999至2000年,因为参与电视剧拍摄,姜新成来到了四川阿坝的草原,拜访了近年间才声名鹊起的稻城亚丁,还重返了红军长征时艰难穿越的川西北若尔盖草地。

  从2006年开始,甘肃甘南地区成为了姜新成每年必访之地,有时赶上藏历新年,有时在深秋时节。这份牵挂源于他偶然读到的一本书《三上甘南路》(小说家、摄影家彭懿著)。合上书后,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觉得甘南是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2008年,画家来到了青海,玉树和塔尔寺的虔诚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青海藏区海拔较高,他只带了速写画具,而没带沉重、不易干的油画材料。此后,速写和摄影,几乎成为他在高海拔藏区创作和积累素材的主要方式,即使09年在西藏旅游时也如此。

  在这位走过了五省藏区的画家眼中,各地藏族群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和风格,样貌上的差异是一方面,服饰和头饰上的区别则更为醒目。青海地区戴红头巾,阿坝地区衣着简单、纯朴,而甘南地区藏族穿着最华丽而繁复,姜新成总结道。


    画家与藏族兄弟

  在数次甘南采风的过程中,让来自祖国东北的画家永远难忘的,是藏族同胞的纯朴与好客,和与藏族兄弟相处的点点滴滴。

  采风期间,有时路过当地农牧民的家,农牧民会热情邀请画家到家中做客,用并不宽裕的食物储备来招待他,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远方来的客人。

  画家还曾多次借住在藏族百姓家里,彼此间互不相识甚至语言都不通,但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交流,却能如弟兄般相处。最让姜新成感动的,是在牧民家中吃到的蔬菜和水果。

  住在内地的人们很难明白蔬菜水果在西北高原上的价值。姜新成打趣说:“就是地上有块西瓜皮,都能捡起来啃咯”。

  每次寄宿都是在远离市集的偏僻地方,吃的是牛肉干之类的高原食粮,很多藏族群众家里一周一个菜叶都看不到。这种饮食对于东北人姜新成来说并不好适应。有时他会比手划脚或者通过眼神表达想吃蔬菜的意思,有时即使没有说,主人也能知道这位汉族画家受不了缺蔬少菜的饮食了。于是,画家就会吃到主人骑着摩托车从很远的集市或乡镇买来的蔬菜和水果。为了这一趟,有时主人就得在路上奔波半天光景。

  “藏族弟兄,跟他们相处很开心。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真正的以诚相待,没有隔阂,就感觉像到家了一样。虽然语言不通,但却能以热情和行动来打动人。不是我打动他们,是他们打动我。他们有啥啊,啥都没有,家里富一点的有摩托车,却尽量提供方便条件。在城市里怎么都行,但在那个荒无人烟,交通特别不便利的地方,却能做到……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举不胜数。”回忆起遥远地方的藏族弟兄,姜新成望向窗外的眼睛微微湿润了。

  窗外的北京,六月光景。此刻甘南的天空,想必也是一样晴朗、蔚蓝吧。

  人物简介:

  姜新成,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吉林长春话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国家一级舞台美术师,中国舞台学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袁锦《转山》
袁锦《转山》

  素雅的衣着、沉静的面容、干净的眼神,记者面前的袁锦并没有一般艺术家的孤清,而更似一位亲切的邻家姐姐。

  祖籍山东,现居深圳,袁锦选择成为自由职业画家,一直从事油画、色粉画的美术创作,作品曾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和私人收藏。自2000年以来,她多次到西藏、青海、云南等地采风,西藏和其他藏区成为她近年绘画创作的一大主题。

  许是久待岭南,袁锦身上也染了南方女子特有的柔美婉约,让人很难想象,像她这样略显娇弱的女子,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年复一年去偏远的藏区学校支教。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锦报名参加了朋友组织的去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支教的活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年年都跑去那儿,给当地的孩子上美术课。

  说起这件事,袁锦面色平静,没有洋洋自得,更没有刻意的夸耀:“我并不觉得这有多不容易。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件事来做,自然而然就坚持下来了。”

  袁锦去的热贡地区,是享誉中外的艺术之乡。因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数百年来,浓郁的艺术氛围在这里发育、积聚、壮大,一路传承延续至今。家家有画室,人人是艺人,也许并不是一个太过夸张的说法。
在袁锦看来,因为传统的熏陶和家庭氛围的感染,这里的孩子们对绘画生来就有一种热情和天分。他们对色彩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了父辈们的技艺。而袁锦带给这些孩子们的,便是一些美术方面的专业培训。

  袁锦并不认为她比当地的老师“高明”多少,也不觉得她传授的美术知识就更好更先进。事实上,她非常推崇当地传统的绘画艺术,她做的只是“锦上添花”,向当地的孩子们介绍一些外界比较新、比较现代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好让他们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

  “我去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了解各种各样绘画的方法,拓宽他们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们打一个好的基础。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从事绘制唐卡的工作,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会好一些。”

  “现在时代和社会都进步了,包括一些传统的手工艺都在进步,如果能多了解外面一些的话,对他们也会是一个提高。”

  袁锦喜爱这里的孩子,因为他们天真纯朴、积极开朗,即使对外来的人也总是怀着极大的信任。“每次走的时候孩子们都好热情,都哭,觉得你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开心地笑了,眼里有无法掩饰的喜悦而自豪的光芒。

  去藏区支教,对袁锦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她付出,教当地的孩子们美术课,向他们传授新知识;她也收获,这里自然和人文环境让她身心舒畅,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藏族人的虔诚与质朴,自在而真诚的生活方式,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吸引着她一年年地往那儿去。而绘画,则是袁锦传达她感动和感悟的窗口。她想让更多的人感受藏民族独特的人文和精神力量,摆脱繁华都市的物欲横流,活的更真实、更纯净、更自在。

邓维彬作品《祥云》

邓维彬作品《祥云》

  “我第一次去藏区的时候,心情很忐忑。”这是邓维彬在未进藏之前对那里的最初感觉。可是当到达藏区之后,他却被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深深地吸引了。而让邓维彬内心深处最为感动的是他们的淳朴、真挚、虔诚以及勤劳、勇敢、善良。

  三十几年前,在邓维彬的一次进藏采风中,一位藏族老阿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位老阿妈的家中,邓维彬发现老阿妈在倒酥油茶之前,将茶碗清洗了一遍,而在她将水倒掉之后,老阿妈却示意让邓维彬再清洗一遍,等他自己洗完,老阿妈才将酥油茶倒入碗中。邓维彬说:“老阿妈知道我们不习惯这边的生活方式,而她却选择尊重我们,用我们所习惯的方式来接待我们。”

  虽然语言不通,彼此陌生,虽然存在生活习惯的差异,而这位藏族老阿妈却能够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一位素未谋面的客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是需要这种真诚与相互尊重。“以心换心,诚信待人,只要你用心,一定能换取别人的心。”这是邓维彬对藏族同胞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从此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在以后的待人接物中,邓维彬一直也遵循着这个原则。

  邓维彬认为,尽管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藏獒对主人的忠诚始终不变。《祥云》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此。画作中,两只藏獒在经幡之下守护着人类的家园,神情中透露着一种安逸与祥和,却也夹杂着它们的冷酷与诚实,还有那种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性格——桀骜不驯。而远处,微风中轻摆的经幡,与近景中的藏獒相得益彰,天、地、人、畜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向观众展示了西藏的祥和与安宁。

  曾在藏区工作二十多年的邓维彬,亲眼见证了藏区所发生的变化,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质朴与真诚,也领悟到了藏汉之间的坦诚与真挚。邓维彬说他渴望用心去感悟西藏,切身感受那里的风土民情,感受那里的文化底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让更多人看到西藏正在发生的变化。”用“心”画出真实的西藏,今天的西藏,这也正是邓维彬创作藏族题材作品的愿望。

  藏画家尼玛泽仁:文化纽带让我们相识相知
 

  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当中,有很多璀璨耀眼的明星。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尼玛泽仁,以其标志性的长发与黑色礼帽,有问必答且幽默平实的话风,受到记者们的青睐。他是一位著名的藏画家,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

  这些年来,尼玛泽仁奔走在祖国各地。他发现,同胞们对于藏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把自己深爱的藏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甚至带到宝岛台湾,是他寤寐思服的事情。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

  去台湾没有任何距离感

  去年,接到台湾方面去参加艺术文化交流的邀请,对于这一天,他期待已久。

  令尼玛泽仁意外的是,在展览期间,很多台湾的艺术家都前来观看,观众也是络绎不绝,与他就作品的文化意蕴展开交流,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种情景颠覆了他之前的想象。他以为西藏与台湾距离那么远,台湾同胞对藏族文化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不感兴趣。

  “台湾的书法家在现场挥毫,我凑上去看,他们写的内容都是寄语两岸和谐、同胞幸福的,那一刻,有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我心里缓慢流淌,缓慢却深沉。”尼玛泽仁动情地说,“文化的融通让他感到震撼,不管地理上距离多么遥远,两岸的艺术家都用着一样的笔墨纸砚,写着一样的字,有着一样的审美,抒发着一样的心声,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尽自己的力量,表达这个国家多元而灿烂的文化风情。”

  “台湾人民牵挂着大陆各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纽带,让我们真诚地相识相知,常相识、常相知,永久地把心连在一起。”尼玛泽仁说,“如果有机会,他还会积极地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台湾,把一个真实的藏族地区介绍给台湾同胞。”

  藏文化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强大

  “也许是因为地域上的遥远,大家都觉得藏文化神秘、可望不可即。”尼玛泽仁说,“藏族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发达,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他的绘画就是从藏文化的母体中生长出来的。西藏的物质匮乏是大家都知道的,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怎么能够创造出如此惊艳四射的文化?我想,这与藏族人民坚信依靠精神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尼玛泽仁说,一个弱势的文化是走不到人群中的,而一个强大的有信心的、充满力度的文化是永恒的。藏族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大分不开。正是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令藏族的文化人能够端正心态、充满信心地创作出艺术精品。而只要是能表现真诚的感情的作品,他相信就能够凝聚人类的爱心,维护繁荣。

    美籍华人画家刘震亚

  我本人今天刚从美国赶到这里,虽然时差还没倒过来,但是我怀揣着非常兴奋的心情来参观本次画展,确实不虚此行。我是一个美籍华人画家,我的专长是国画、陶瓷艺术和雕刻,本周日也将在柏林举办个人画展,我深知作为个体,画家个人要走向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

  美籍华人画家刘震亚

  我觉得我们华人画家要走向世界,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画家本人先走向世界。但是另外一方面,就我们个人而言,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来说,都非常不容易,例如没有资金,缺乏最基本的语言沟通技巧等等。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国内的一些组织能够帮助我们华人画家走向世界。我认为,这次“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展览非常成功。通过这样的组织提供的帮助,不仅包括资金,更重要的是这些组织在国际上办活动的经验和积累的人脉关系,对画家走向世界帮助非常大。

  这次展览的画作,风格非常不同,有几幅让我印象深刻。评价一幅画除了构图、色彩、画工到位以外,我们更希望能从画中了解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能通过一幅画,和画家有心灵上的共鸣,这是一种超越绘画本身的东西,也许就是艺术的灵魂所在。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