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2年 > 西藏十一月大事记

西藏昌都告别溜索“毛细血管”通三江

时间:2012-11-29 | 来源:西藏日报 | 作者:斯朗泽仁

  “以前我们使用牛皮溜索过江,每年都有人畜落水,后来实施溜索改桥,村民出行再不用担惊受怕了,村里的水果、蔬菜可以直接用汽车运到外面卖钱了。”左贡县东坝乡军拥村村民嘎松泽培指着刚修好的溜索桥告诉记者。


  “大家看到村口这座吊桥,就像看到彩虹一样!”世世代代受够了行路难之苦的村民无法掩饰心中的激动。军拥村过去不通公路也没有通桥,村民们到县里,要在怒江峡谷里沿着不到一米宽的骡马驿道,翻山越岭走上好几天,高山深谷给村民带来数不清的痛苦记忆。

  昌都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素有公路史上的“自然灾害博物馆”之称,交通不便始终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国家在重点改造建设国省道等交通“大动脉”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公路等“毛细血管”的延伸步伐,特别是通过建设卡脖子的桥梁,疏通了梗塞断裂的“血管”,整个公路网也活了起来。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路无异于用钞票铺路。1992年,从318国道到村里的简易公路修通后,村里的交通变好了,一些村民开始买摩托车。2011年,国家投资1800多万元改扩建了这条长25公里的道路,驻村工作队还为村里修好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

  军拥村的变化是昌都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昌都地区共投入1.2亿元完成溜索改吊桥56座、2.87万名群众告别溜索过江过河的历史,一座座“彩虹”飞架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一道道天堑化为坦途,给72万藏东人民带来了福音。

  昌都农村公路建设坚持“先易后难”、“先通后畅”的原则,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昌都地区已有134个乡(镇)、985个建制村通公路,乡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7.1%和86.3%,比新世纪之初的2000年分别提高18.1和87.4个百分点,全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136公里,但仍有4个乡(镇)、157个条件艰苦的建制村未实现通达,同时面临着公路建设里程长、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较大等难题。

  2012年,昌都地区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史无前例地投资5亿多元,力争实现1142个建制村全部通公路,进一步扩展农村公路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提升通行能力,尽快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使老百姓走出大山、改变观念、融入市场、增强技能。

  昌都地区交通局局长泽仁俊美说:“‘十二五’期间,昌都地区将实施355个农村公路项目,总投资26.6亿元,涉及252个建制村通达、24个乡(镇)和112个建制村通畅,以及13个桥梁渡口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昌都所有建制村将实现通达,80.43%的乡(镇)和22.6%的建制村通畅,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52万公里。”

责任编辑:晓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