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2年 > 保护西藏传统文化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2年 > 保护西藏传统文化
  西藏是我国文物古迹较为丰富的大省之一,现有2300多处文物古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藏的文物保护工作,从政策倾斜、人才培养、资金投入,设施等方面加大援藏力度。在1961年颁布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西藏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夏鲁寺、萨迦寺和古格王国遗址等著名的文化遗产单位就名列其中。到2007年,国家一共公布了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西藏就有35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西藏各地,不仅有宫殿、寺院,也有园林、遗址、庄园和陵墓。在资金的投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仅中央政府就累计投入了7.3亿多元。
西藏“非遗”蓬勃发展 有效保护传统文化

  无论是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农民艺术家表演的《飞弦踏春》 ,还是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把有着“世界屋脊”和“雪域高原”之称的西藏及其独特的藏族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全世界游客面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都得到了展示,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非遗”盛宴。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中国政府在保护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近几年,西藏“非遗”发展的大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
非遗保护:注重人文底蕴 保持传统特质

  从近些年非遗的普查、保护情况来看,非遗的保护不仅仅是某个单位或某个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而是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相关部门承办,多方努力才能更好进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组织非遗普查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性;各种社会团体则要扛起保护的大旗,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开展民间艺术交流等活动,唤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跃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所有的项目,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是围绕着传承人的保护,最终都要落实到对传承人的保护上。
西藏文化界政协委员为发展西藏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西藏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在拉萨的文化界部分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为推动西藏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把西藏打造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基地建言献策。西藏政协副主席刘庆慧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上气氛热烈,委员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西藏社科院党组书记孙勇、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刘建敏、区文联党组书记沈开运、区文联摄影家协会主席德木·旺久多吉等多位文化界政协委员紧密结合西藏实际,从如何改革和完善文化体制机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分析了西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和思考了西藏文化发展的方向、思路、举措。
西藏已重点保护八个藏戏民间流派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藏戏艺术的全面普查、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恢复了一大批民间藏戏班,巩固和发展了藏戏传承艺人队伍,出版了大量藏戏艺术研究书籍和影像产品,藏戏艺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从“八大藏戏”巡演看藏戏的保护传承及创新 

  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划拨数百万元资金用于藏戏的研究和保护,确立了雪顿节、藏历新年表演藏戏的传统,举办了“全国藏戏发展学术研讨会”,还计划成立藏戏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表演、资料录制、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上世纪90年代以来,藏戏走向世界,现在,藏戏的人才队伍、剧目创作、硬件设施等都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交通和旅游的发展,为民间藏戏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为藏戏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契机,带动了西藏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藏戏的发展也在保护性发掘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西藏优秀传统与现代文化引领百姓生活

  传统与现代交融,对于西藏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刚刚过去的藏历新年里,藏族群众在吃“古突”“切玛”,穿上藏装到亲友家拜年的同时,也会用手机发条祝福的彩信,或打个电话道一声“扎西德勒”。不少人每天绕着布达拉宫转经,而在转经必经的拉萨龙王潭公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也随处可见。唐卡、藏香、藏戏等传统文化,也因为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西藏尼木县吞巴乡,13岁就随父亲学习制作藏香的次仁多吉如今已成为这门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国际藏学家赞西藏民间机构致力保护藏文古籍

  2002年到2004年间,西藏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哲蚌寺近1万册两千多函十七世纪以前的古籍的抢救和保护,并对这些古籍建档。2004年又陆续完成了色拉寺七千多函、白居寺二千七百多函、夏鲁寺二千多函、卓卡寺近一千函、尼木地区契卡曲德七百多函、吉如寺一千多函古籍的抢救和整理。之后这几年中,该研究室陆续完成了存藏在哲蚌寺内约三万多册文献的目录编写工作,并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哲蚌寺藏古籍目录》。并对噶当文集开展了整理、排版和录入,为研究十一到十六世纪之间藏文语法结构的变迁、文风的发展、书法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规范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财政部、文化部日前联合制定办法,要求规范和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办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用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专项资金按照开支范围分为组织管理费和保护补助费:组织管理费是指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规划编制、调查研究、宣传出版、培训、数据库建设、咨询支出等;保护补助费是指补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调查、记录、保存、研究、传承、传播等保护性活动发生的支出。
让文化遗产有温暖的“家”

  “十一五”期间,拉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面临国际国内多种文化的相互角力,如何通过物质文化的有效发觉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扬来增强自身的文化竞争力,笔者认为,关键还需夯实基础,让文化遗产保护有名可查、有法可依,为西藏众多文化遗产建设一个温暖的“家”。
藏族文化被“灭绝”“同化”之说站不住脚

       从《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提供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在1959年之前的西藏,占总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教育被作为一种特权由宗教寺院和贵族垄断着,普通藏族群众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长期从事藏族社会历史、文化教育发展研究的青海民族学院院长何峰认为,从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乃至我国整个藏民族分布区藏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藏族文化不但没有被“灭绝”“同化”,反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链接
·探索神秘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注入创新活力
·文化遗产 历久弥新
·非遗保护使民族传统文化焕发绚丽光彩
·藏文化的保护力度令人称赞
·古老藏文化创新发展“滋养”广袤高原
·三位藏文化传承人的故事
·从三大文物维修看西藏文化遗产保护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走向多元化
·“非遗”走向市场化 传统手艺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