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3年 > 2012西藏盘点类:文化篇

西藏开展“广播电视进万家”活动综述

眼界开阔天地宽

时间:2012-10-18 | 来源:西藏日报 | 作者:次旦卓嘎

  看藏晚、赏民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事。自从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进寺庙”和“电视进万家”工程在自治区实施以来,广大农牧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用农牧民的话说:“广播电视开通后,我们群众的耳朵有听头、眼睛有看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奔头。”


  广播电视“村村通” 通到人们心坎上


  这一组组数据显示了近年来自治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采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已完成全区乡(镇)、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到目前,已经建成不同类型的“村村通”站9371座,发放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设备40多套。


  这些数据背后,是乡亲们一张张生动的笑脸——拉萨市达孜县塔杰乡农民拉巴一提到自家的电视机就笑得合不拢嘴。“农牧民安居工程让我们住上了新房、作为配套工程先后给我们家通上了电、让我们喝上了干净水,现在又送我们电视机,县广电局领导还亲自帮我们安装,教我们怎么用。”


  在自治区很多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子,以前根本没有电视信号。寂静的夜晚,村民们只能看星星月亮来消磨时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后,家家安装了现代化接收装备。村民们感慨:“就是这一个个神奇的‘小锅盖’,将外面的五彩斑斓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大都市的声音居然传遍这山旮旯里,我们怎么能不高兴!”


  数字电影下乡来 光影璀璨山乡夜


  “电影放映队进村喽!”一声吆喝声打破了山南地区乃东县颇章乡格拉村夜晚的宁静。一时间,整个村子沸腾起来。孩子们嬉闹着来了,姑娘小伙们说笑着来了,忙完一天农活的村民放下碗筷也陆续来了,村子里的人越聚越多,电影放映活动已准备就绪。


  这只是自治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的一个剪影。截至目前,自治区农牧区电影放映队已达478个,700多名放映员平均每年放映12万场次的电影,平均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6场电影,在西部省区位居前列。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宣管处副处长普布多吉介绍,近年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呈跨越式发展态势,全区七地(市)农村数字电影工程全部投入使用。目前,一个结构合理、网络连通、规模放映、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区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根据这一发展进度,“任是深山更深处,挂上银幕看电影”将成为广袤乡村的新风俗。


  农村生活大变样 文明之花遍地开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搞得如何,最有资格评价的是广大农牧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

  对身处林芝地区更章门巴民族乡的多旦一家而言,接通的电视信号彻底改变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我先看新闻联播,然后是老伴和女儿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电视频道多了,就相当于给你请来了一个老师,办了一所学校,送来了一支歌舞队。”多旦这样形容道。


  异彩纷呈的光影声音,不仅丰富了该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学到了知识、走向了文明——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子有了到城里找工作的胆量,娃娃们为了“长大看世界”,读书的兴趣浓了,原来成天喝酒赌博的小伙子搞起了科学养殖……


  影视科教片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在科技兴农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农牧民的欢迎。从中央七套的农业科技节目到其他频道的种植、养殖技术的科教电影,都被农民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一时间,村村寨寨流传起“送来米,送来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顺口溜。


  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张崇银接受采访时说,最新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广播影视将成为自治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些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生活,也滋养着一方文明新风。崇尚科技、崇尚进步、崇尚文明的风气正在广大农牧区生长,新农村建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强。

责任编辑:蓝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