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3年 > 庆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 60年巨变

壤巴拉塘奔跑中的华丽转身

时间:2013-09-16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作者:

  壤巴拉塘奔跑中的华丽转身

  ——建州60周年壤塘县辉煌历程

  县城旧貌

  新县城

  【谋发展】

  香拉东吉的巍峨见证沧桑巨变,杜柯则曲的奔腾唱响幸福欢歌。

  建州60年来,壤塘各族儿女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发展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城乡面貌有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昔日封闭落后的壤塘与伟大的祖国同步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领到大骨节病补助粮

  奔跑中坚韧步伐

  60年沧桑岁月,壤塘县在民主改革的惊雷中苏醒,历经合作化运动、改革开放等社会变迁……所有这些都记录下了壤塘在历史的发展中奔跑的坚韧步伐。

  解放前的壤塘生产力极为低下,农牧民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极度困苦。社会经济依靠传统种植业、畜牧业和民间手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壤塘粮食总产量仅2485吨,人均有粮164公斤,农业总产值仅为151万元。

  1958年壤塘县正式成立,至此壤塘县拉开了发展的序幕。在1959年的民主改革中,壤塘县依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区别、有步骤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对生产资料进行了重新分配,生产资料回到了壤塘农牧民的手中,生产关系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壤塘县各族儿女以空前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壤塘在发展的道路上加快了奔跑的步伐,壤塘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县域经济步入正轨。三十多年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实施,为壤塘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宝贵的血液。2002年壤塘县国内生产总值11426万元,较1978年增长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16元,较1978年增加2944元。

  如今,随着壤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弘扬壤塘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四更”目标要求,坚持“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扎实抓好“加快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三件大事,一个更加富裕文明和谐新壤塘出现在了雪域高原。

  数据便是最有力的佐证:2012年,壤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71万元;农林牧业总产值完成25649万元;工业增加值98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25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40万元。

  多媒体教育

  发展中铸就辉煌

  如今,行走在壤塘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入醉。建州60年来,壤塘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勤劳的汗水造就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翻天巨变,一幅欣欣向荣的生动画卷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教育基础不断巩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实施“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工作以来,壤塘县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发生翻天巨变,在校学生不断增加,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寄宿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医疗卫生长足进步。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藏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建立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卫生队伍,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2年,向1.22万人次补助医疗费用115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5.77%。

  ——文体事业飞速发展。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寺庙”活动和“首届壤塘民间工艺制作暨农民工技能大赛”。积极组建藏戏团和各类传习所,深度挖掘各类民间文化。2012年,免费开放宗科等7个乡的文化站;农村“2131”公益电影放映720场;卫星直播“村村通”345户;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体育人口达1.2万人次。

  ——水利设施建设加快。2012年,建成高半山渠系工程3处,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3000亩;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9处,解决1万人安全饮水。

  ——电力通道初步形成。2012年,建成马尔康石广东至壤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明达电站至吾依、城关至上杜柯35千伏输变电工程。2012年,售电1343万度,实现销售收入490.5万元。

  ——交通建设纵深推进。2012年,阿两路二期改扩建工程63.9公里全线贯通,壤班路72.69公里路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0%。完成通村通达工程11条84.8公里、通村通畅10条27.5公里

  ——通信能力持续改善。2012年,新建3G基站5个、光网点位612个,电子政务网专线110户,新增通讯光缆28.5皮长公里,移动用户达1.55万个,固定电话1356部,宽带用户1189户。

  ——重大民生工程有效推进。2012年,圆满完成“藏区三大民生工程”阶段性任务,顺利通过省、州验收;启动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规划,四大专项扶贫扎实推进;建成幸福美丽家园20个,提升4个;建成312套廉租房,改造棚户区102套,新建136户农村特困户房屋;“10+1”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群众收入明显增加。2012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46人,劳务收入865万元;支持运输协会运营,让130个运输户年增收10万元以上;兑现惠农政策补助资金301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16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

  ——社保体系更加健全。2012年,保险基金收入2506.59万元,发放2276.15万元;9414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842.51万元;向21482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646万元。

  ……

  岁月铸辉煌,奋进谱新篇。历经60年的沧桑岁月,壤塘在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奔跑中的华丽转身。如今,壤塘儿女在壤塘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干正事、干实事、干成事的精神状态,共同谱写壤塘后发追赶、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壤塘而努力奋斗。一个富裕和谐、充满魅力的新壤塘必将呈现在雪域高原!

  【话变迁】

  60年前,这里一穷二白。60年后,一颗明珠闪耀在阿坝州的西北部。

  看如今的壤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高原林海秀城焕发蓬勃活力。 一个小康进程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魅力壤塘正在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壤塘各族干部群众中,聆听他们的心中的幸福变迁路。

  【幸福镜头】 吾伊乡89岁的索尔丹老人在聊起壤塘县农牧民生活的变化时,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以住房为主题的照片。四张照片上分别是牛毛帐篷、土坯房、碉楼和最近新建的钢筋混泥土复式小楼。老人告诉我们:“如果要说变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住房的变化。一幢房子里是一个家,这四代房屋见证了一个个家的发展和变化,从游牧到定居,从土坯房到高标准抗震住宅,变化的不仅仅是房屋,还有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定居点不仅通水、通电、通信号,还配套建设了健身广场、购物超市、医疗卫生室、农家书屋等服务设施,定居牧民的生活更加舒适,我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老人乐呵呵地说。

  【幸福镜头】 在壤塘县蒲西乡大伊里村前的一片大地中我们看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地里除草。地里种的也不再是青稞、土豆、胡豆等传统作物,细问才知是中药材大黄。村民席布脸上挂满了汗珠指着面前的大黄喜悦地说:“过去我们在这里种的胡豆,一亩能产 400斤,每斤大概能赚2元,一亩地能赚800元钱。现在种植大黄收入比种胡豆不知高了多少倍”。

  【幸福镜头】 又逢星期天,巴生村的图书室显得格外热闹,来这儿借书的人竟排起了长队。村支部书记曲木穷告诉笔者:“国家给我们修的图书室不是摆设,要让它真正为农牧民群众学习农技知识发挥作用。”为此,巴生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借书的消息告诉群众,刚开始人还不多,村民逐渐从书中学到了知识,现在借书的群众常常排起了长龙。曲木穷把借书薄翻给记者看了看,上面写满了当地借书群众的名字。

  【幸福纵深】 昨日花香今犹在,抬头又见果满枝。建州60年,壤塘的变化就是时代的进步,无处不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层峦叠嶂的雪山峡谷,到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面,到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壤塘儿女借助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着力描绘一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良的和谐画卷。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壤塘旧貌换新颜,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告别贫困,走上建设小康社会的幸福大道。

  壤塘县大事记

  【大事记】

  60年间,壤塘铸就了“地处偏僻思想不保守、条件艰苦工作创一流”的壤塘精神,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壤塘展现在雪域高原,成为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顾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壤塘。

  1958年10月,壤塘县成立。

  1958年10月,创办了上寨区伊里小学,蒲西乡斯跃武小学,宗科乡加斯满小学,卧龙小学,结束了壤塘县无学校的历史。

  1961年12月,壤塘县至马尔康县的唯一通道可(尔因)壤(塘)公路正式通车。

  1964年,中国共产党壤塘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壤柯镇召开。

  1984年,该县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8年,壤塘县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2005年,南莫且湿地自然保护区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国务院作出“在壤塘等病区实施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的重要决定。

  2009年,壤塘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同年,实施藏区“9+3”职业教育。

  2010年起,壤塘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工程。

  2013年,壤塘“藏区三大民生工程”阶段性任务顺利通过省、州验收;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寺庙”活动和“首届壤塘民间工艺制作暨农民工技能大赛”。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