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3年 > “藏族孤儿”黑幕

周德仓:对达赖的认识问题是藏族孩子成长的关键

时间:2013-11-08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作者: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该国导演乌里·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于今年年初在瑞士德语区公映并引起广泛关注。影片讲述一位名叫提比的藏族男孩在瑞士被收养并生活40多年后回到印度寻找亲生母亲的故事。

  此报道一出,激起千层浪。原来,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达赖与瑞士商人查尔斯·埃希曼送往欧洲领养的藏族“孤儿”多达200余名,却只有19人是真正的孤儿,其余的至少仍有单亲,有的甚至父母双全。

  达赖作为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领袖,以其“爱好和平”与慈悲大爱闻名。然则在影片披露其当年行径之时,他为何以“沉默不语”作为对导演采访诉求的回应呢?

  据此,记者于近日采访到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德仓院长。周院长认为:“此行径是达赖意欲向西方输送储备人才,待有朝一日这些人才(近200名所谓藏族“孤儿”)学业有成后回到印度及流亡政府担任要职。因此,在藏族孩子成长过程中,对达赖的认识问题是关键性因素。”

  可见,达赖在历史与现实面前再无狡辩余地。笔者就此不禁要问:作为宗教领袖的达赖,难道不应以慈悲心肠去度化芸芸众生吗?如此广博的情怀与仁爱之心在其几十年的国际“舞台”上屡屡彰显,却为何要对尚未成年的孩童下此狠手、将他们与至亲拆散并送往远方呢?为了达到日后的所谓“流亡政府精英”目的,达赖是否以人性之纯善、佛教之悲悯去设身处地地为这些藏族“孤儿”考虑呢?

  “埃希曼儿童”的成长境况

  报道中称,约90%的“埃希曼儿童”在抵瑞几年之后就忘掉了藏语,仅凭这点就加深了他们日后与亲生父母交流的困难。而西藏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也就无从说起。在瑞士西藏流亡社区内部,这些埃西曼儿童也愈发成为边缘人。与那些以家庭为单位安置在佩斯塔洛兹儿童村或其他正规的难民相比,他们因无法讲或只会说几句藏语而经常遭到周围人的嘲笑。

  正如影片最后主人公提比见到他亲生母亲的感受:“我现在特别的失落与无助,因为我发现亲生母亲永远无法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近200名藏族“孤儿”被带离印度时,大多尚未成年。以提比为例,1963年他只有7岁。本应是在父母身边最天真烂漫的时光,却因此波折改变自己的一生。据媒体报道,一方面这些藏族“孤儿”们忘记母语,很难与亲生父母沟通,不少人更放弃与父母相认;另一方面他们也没能克服中西方文化的隔阂,无法融入当地社会。于是,往日的藏族“孤儿”最终成为瑞士社会的双重“边缘人”。

  谁动了他们的童年?

  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教领袖,与班禅共同拥有西藏佛教至高无上的殊荣与地位,在藏族同胞眼中更是信仰与殊胜的象征。因此,藏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亦受到民族文化与家庭宗教氛围的影响。

  然而,真正境外流亡的藏族孩子又是面对怎样的达赖及“流亡政府”呢?

  据外媒称,“西藏流亡政府”要求小学生参加为自焚者举行的集会,并在孩子们面前展示自焚者照片。幼小孩子面对如此惨不忍睹的照片,其纯真心灵中将留有对达赖、“流亡政府”及藏传佛教怎样的印象与认识呢?瑞士藏族“孤儿”事件的披露又将对流亡的藏族孩子心理及成长过程有怎样的影响呢?

  笔者最后引用联合国关于儿童权利方面的文件来作为本文一个反思性结尾。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要“在和平、尊严、宽容、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下,抚养他们成长”。

  联合国第36/55号决议宣布:“儿童所受的教育应贯彻谅解、容忍、各国人民友好、和平、博爱和尊重他人的宗教或信仰自由等精神”。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