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3年 > 西藏十二月大事记 > 相关

西藏历史与考古、宗教与艺术研究学术会举行

时间:2013-12-20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陈小刚

  原标题:7至17世纪西藏历史与考古、宗教与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与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共同主办的“7至17世纪西藏历史与考古、宗教与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举行,来自哈佛大学、莱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筑波大学、北京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国内外藏学学者60余人围绕西藏中古时期的宗教、考古和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吐蕃时期的考古与经文翻译中的新发现

  近20年来,陆续在西藏、四川、青海发现十余处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遗迹,数量众多的吐蕃佛教石刻多以大日如来造像为主尊,体现了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信仰的流行。从造像风格可以看出印度、尼泊尔和汉地文化对其的影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在发言中指出,“中外学者论及‘唐蕃古道’时大同小异,所依汉文文献不外唐蕃使臣往来及两次唐公主进吐蕃的相关记载。而藏、川、青一带多有吐蕃佛教造像,从青海玉树至四川石渠,再至西藏江达和芒康,南北贯通,形成了一条与唐蕃古道并存的佛教传播路线,以青海玉树为节点,南通南诏,西通吐蕃腹地,北接丝绸之路”,这些地区的史料都可多加研究。

  荷兰莱顿大学乔纳森·艾伦·斯科教授指出,“现在收录于西藏大藏经甘珠尔中的经典大多数译自梵文,但是,人们很早就知道,里面也能找到一些译自汉文的经典。另外,敦煌文献也表明了一些经典是由汉文译成藏文的,此前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些文献的价值”。乔纳森·艾伦·斯科通过《恒河上优婆夷会》和《阿弥陀经》的藏汉文对比,发现这两部藏文佛经都是译自汉文的经典。除此之外,乔纳森·艾伦·斯科教授在藏文大藏经中还发现了研究其它类似的藏文佛典,并认为这为中古时期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有利的线索。

  力求将西藏西部的历史、艺术与考古研究还原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夏格旺堆,作为2004年“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员,一直关注位于噶尔县门土乡境内的卡尔董遗址中发掘出的一尊青铜双面神像。通过这尊青铜神像突出的“相背的双面”、“屈膝弯手”等的外观特征,与印度火神阿耆尼形象做比较,夏格旺堆指出这尊青铜神像极有可能是印度教的一种火神形象。

  随着象雄王国及其文化被人文研究者关注,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其中对象雄王国的中心穹隆银城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提升,主要以考古发掘和文献历史研究为主。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顿珠拉杰根据苯教文献的记载,认为苯教信徒奉为圣迹的“穹隆卡尔董”遗址与“穹隆银城堡”有着重要的关联。顿珠拉杰指出,通过近期的考古发掘,发现象雄王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开始与中原文明有交往关系。卡尔董遗址不仅是古城堡遗址,而且也是重要的苯教圣地之一。

  西藏宗教文献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吉祥喜金刚本续》和《吉祥胜乐本续》是密乘佛教无上瑜伽部母续中两部最主要的典籍(宋代通常译作“大教王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沈卫荣通过对比宋、西夏、明三种汉译的《吉祥喜金刚本续》,发现西夏和明代两种译本均是严格按照原本的意义翻译,文字各有千秋,前者朴素,后者雅致,皆不失为十分优秀的译作。他指出,宋代汉译的《吉祥喜金刚本续》,十分不准确,漏译和错译的地方也不少,因而也没有流传下来,在宋代几乎也没产生什么影响。

  西藏佛教的各个教派,除了共通的佛教传承外,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亦各自传承不同的密教修持,而形成教派的修持特色,其中噶举派特别接受所谓“大印”和“那若六法”的修持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刘国威指出,自噶举派的祖师冈波巴所教导“俱生和合”之始,历代噶举派祖师就各自修行特色上多有发挥,形成各类不同的大印教授。但是由于冈波巴在见到其师密勒日巴之前,曾为噶当派僧人,他的见地在某方面并不全是噶举派的传承。据他介绍,在现存噶举派祖师阿底峡著作中,发现有两部与“俱生和合”相关的著作,一部是噶举派传统《大印俱生和合而擐甲之口诀》,另一部是今年发现的《俱生和合教诫总集精要》。

  目前出版的120卷的《噶当文集》中所收录的藏文文献主要来自哲蚌寺和色拉寺等寺院的收藏。这些文献的作者大部分活跃在公元11到15世纪,并且与卫藏地区的六大古寺关系密切。这六大古寺包括桑浦内邬托寺、热堆寺、蔡贡塘寺、嘎东寺、觉魔隆寺和苏浦寺。哈佛大学刘翠兰指出,通过对这些著作的年代、题记中的著者信息以及著者相关的地理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卢梅楚臣希热(公元10世纪)从安多传承而来的下部戒律在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的卫藏地区主要是以桑浦寺和苏浦寺为中心,通过口头教授和本土学者的戒律注疏来传播的。

  历史文献表明西夏元明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突出

  四臂观音咒语为“嗡嘛呢呗咪吽”,因此,四臂观音常被称为“六字观音”,与六字真言紧密联系在一起。六字真言有藏文史籍“天降玄秘”的记载和吐蕃经典《宝箧经》印证,因而四臂观音连同六字真言常被认为是整个藏传佛教艺术史中的早期图像和陀罗尼咒语。

  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谢继胜认为,虽然起源于东部或中部印度的四臂观音图像例证最初见于公元11世纪前后,继而衍传至西藏西部,但卫藏腹地大规模出现四臂观音图像是在公元14世纪以后;尽管《宝箧经》提到修习六字大明咒必须进入有六字大明王的曼荼罗坛场,但四臂观音像的应用与流行与六字真言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六字真言在藏传佛教流传地区的盛行当在公元14世纪以后。并指出,探索四臂观音与六字真言的演变史可以勾画公元11至14世纪前后藏、汉、回鹘、西夏、蒙古等多民族政治文化交流的轨迹,并印证了元以来多民族文化的趋势特征。

  《奈巴教法史——古谭花鬘》系元代藏族史学名著,由奈巴班智达·查巴门兰洛追所著,成书于公元1283年。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次旦扎西认为,此书体现了古代藏族先民具有政治、军事内涵的境域观,表明民族区域观念已被藏族史家广泛认同,具有明确的治史目的。从史料来源上看,眼光不局限于历史著作,对碑刻等重要史料也给予充分重视并加以利用。总之,该史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元代藏族教法史。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