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4年 > 第四届西藏发展论坛 > 议题三 西藏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西藏森林特点与发展思考

时间:2014-08-08 | 来源: | 作者:朱雪林

  西藏森林特点与发展思考

  (中国)朱雪林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各位专家学者会聚拉萨,参加“第四届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我很荣幸作为西藏林业厅的代表,向各位介绍西藏林业发展情况。我演讲的题目是:西藏森林特点与发展思考。

  森林是西藏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森林具有典型的高原生态特征,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生态系统。这种十分稀缺的资源对全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尚待挖掘与研究,毫无疑问它的价值将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基于其高原生态系统的特殊地位,中国政府将西藏定位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纳入国家生态保安、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之中。

  森林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提供的优质生态环境深受人们喜爱,国家对公益林的全面补偿、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力投入,以及生态旅游等“绿色收入”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西藏要发展,离不开“高原生态环境”这张绿色名片。森林是西藏发展的基础、载体和屏障。

  一、西藏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西藏森林面积1471.56万公顷,居全国第五位。活立木总蓄积22.8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4.23%,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11.98%。

  西藏森林植被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块绿色宝库,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基本未遭破坏的一块原始森林,99%以上的森林为天然林或原始森林,堪称世界上少有的“绿色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西藏植物种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高等植物6533余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据调查和历史资料显示,西藏有脊椎动物795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种,有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SITES)列为国际间严禁贸易或控制进出口动物120余种。

  二、西藏森林资源特点

  西藏的森林资源,具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特征。从物种种类,到分布规律,到物种形态与变异特征,都与西藏高原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变化规律紧密相关。

  (一)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独特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垂直高差达8000多米。复杂的自然条件,多样的气候类型,表现出森林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受制于以水分条件为主导的水热条件的结合,既与纬度带不完全符合,也与经度带(海陆位置)不相一致,呈现出由东南往西北方向的变化。西藏高原植被的水平分布是在广阔的高原面上展开,具有青藏高原植被分布的独特性,有人把这种分布称为“高原地带”。在西藏的东南部,其基带西藏泊龙藏布与易贡河交汇处的通麦谷地为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是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树种为常绿栎类、高山松、多种云杉和冷杉。由林芝等森林地区往西往北到藏北东部地区,地势升高,气候表现为寒冷半湿润,喜温湿的乔木已不能生长,代之而起的是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植被,主要建群种有金露梅、多种杜鹃、高山柳、箭叶锦鸡儿等灌木和嵩草、蓼等草本植物。由高寒灌丛草甸继续往北往西,进入青藏高原的腹地——羌塘高原,这里全年受西风环流控制,气候寒冷半干旱,分布的是大面积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植被。森林垂直带类型复杂多样。在西藏每一个水平地带都具有它特有的垂直类型:东南部森林区,是以森林植被为基带的垂直分布类型,往西北依次出现有高寒灌丛(或高原草甸)为基带的垂直分布类型,高寒草原(在藏南谷地为温性草原)为基带的垂直分布类型,高寒荒漠(在阿里西部山地为温性山地荒漠)为基带的垂直分布类型。森林区垂直带谱结构是:山地森林带——高寒灌丛草甸与高山垫状植被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永久积雪带。西藏植被在垂直带谱上阴阳坡差异明显,如在亚高山针叶林带,阴坡主要是云冷杉林,阳坡往往是高山栎林和圆柏林;在高寒灌丛草甸带,阴坡分布的是高寒灌丛,阳坡则主要是高寒草甸。

  (二)森林生物质储量高

  西藏的森林是全球少数处于原始状态下的自然资源之一,森林得到了长期的繁衍、生长与发育,年龄数百甚至上千年的树木得以在自然状态下完好保存,大部分林区水热条件较好、林木生长比较迅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单位面积蓄积大,生物质储量高,全球单位面积蓄积最高的报导就来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岗乡。森林生态学家徐凤翔曾报导,波密岗乡的林芝云杉1公顷范围蓄积高达3831立方米。据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札木镇岗村34号小班,面积264.311公顷,单位面积蓄积高达2123.38立方米/公顷。

  (三)森林以天然、原始、异龄的成过熟林占优势

  乔木林中成过熟林面积占55.4%,以天然、原始、异龄的成过熟森林占优势。这种比例结构在我国其它省区是十分少见的。一般认为,成过熟林表示森林正在或已经开始衰败,蓄积形成负增长,老树死亡和幼树更替的进程会加剧。这种林分往往存在一定隐患,可能导致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形成森林地力的浪费。但是西藏的成过熟森林充分体现了高原森林的独特生态特征。一方面,西藏的成过熟森林绝大多数是天然林,且大多是原始林,森林通过了漫长岁月的成长、发育与演替,形成复杂的多世代的异龄结构,基本达到了消涨的动态平衡。这些森林很少出现大面积的衰败现象,反而显示出了旺盛的活力,生物质储量保持在最大化状态,生物的代谢循环处于高位。由此,森林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也就处于最佳状态,森林景观质量高。因此,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眼光来看待西藏的森林,而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特价值。

  (四)森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

  西藏的森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纯林比例高。西藏森林资源树种结构中纯林面积的比例高达93.22%,其中乔木林纯林面积比例为91.55%,灌木林纯林面积比例为94.86%。这也是西藏植物适应西藏高原特定自然条件与气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结果,其生态稳定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五)森林健康、生态功能等级高

  西藏的东南部,包括澜沧江、怒江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境内因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影响,高山峡谷广布,气候温凉,生长着辽阔茂密的森林,森林植物资源丰富而珍贵,不少树种能长成高大的巨木,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枝干发达,树叶大小和色泽正常,能正常结实和繁殖,未遭受任何灾害,病腐率极低,森林健康,生态状况良好。全区健康森林的面积占98.2%;原始或受人为影响很小而处于基本原始状态的森林面积占46.8%,加上稍有人为活动干扰、处于演替后期、以地带性顶极适应值较高的树种为主的天然森林类型面积比例高达78.5%,大部分森林仍处于自然状态;森林群落结构完整面积达89.2%;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等以上的占99.4%。

  (六)宜林地发展森林的条件差

  西藏面积辽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除藏东南林区以外,自然条件严酷。西藏森林资源的发展更多的是取决于气候因素,水热条件改善了,森林就可能延伸过去,而想要通过采取人工造林措施以增加森林面积难度相对较大。在当前规划的40.97万公顷宜林地面积中,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占74.5%,因水热条件较差,培育和发展森林仍然会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七)森林中乔木林所占比例不高

  西藏森林覆盖率为11.98%,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21.36%,在全国31个省级单位中排第25位,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仍属于森林偏少的地区之一。西藏的森林按其组成成份包含了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三部分,其中乔木林所占森林面积的比例为55.4%,灌木林占44.6%,近一半的森林实际上是灌木林,乔木林所占比例不高,这也从另一层面说明了西藏乔木林的珍贵之处。

  三、西藏林业发展状况评价

  (一)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稳固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891.9913万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97.06%,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15.74%,在西藏的林业建设中占绝对地位,为西藏的生态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西藏的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和较好的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120多万公顷森林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生态功能明显恢复。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全面实施,全区7地(市)65个县的大部分生态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大部分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全区林业系统已经建立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8个,总面积3956.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2.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总面积达3701.3万公顷,占93.5%,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0个,总面积254.9万公顷 ,占6.5%。并已建立国家森林公园9处,国家湿地公园8处。

  全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与植物生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特别是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呈恢复性增长。如藏羚羊在西藏种群数量由九十年代的5-7万只上升到目前的15-17万只;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由1000-3000只上升到6000-8000只;2014年5月,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在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首次发现雪豹。这些充分说明西藏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湿地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斐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三)国土绿化成效凸现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林资源的培育,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等,工程造林、部门绿化、城乡绿化工作稳步推进,人工林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西藏作用明显

  由于西藏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在得到不断的保护和发展,实现了全区高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目标,不但更加巩固了西藏作为全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地位,而且在生态文明、美丽西藏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全面提升了林业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践行了林业发展是西藏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的要求,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面临发展的难度大

  受高原特殊气候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森林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目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西藏乃至我国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制约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安全。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和森林等资源需求不断增长,加之森林与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经济价值的日益凸现,资源保护与管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仍相当严峻,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水利灌溉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生态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西藏林业发展的思考与设想

  (一)加强管理,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西藏的森林资源是以耐寒植物种类为主,是在高原特有的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植被大多处于顶极群落状况,群落结构较完整,生态系统内部稳定,得之不易,破坏后也极难恢复。因此西藏林业的首要工作还是做好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通过加强林政管理,加强林地利用监督,坚持依法治林等措施,建立健全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使现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二)科学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

  通过封山育林、封山管护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促进现有森林资源的增长;发展人工林,增加森林面积。由于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影响,森林资源的进一步发展仍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科学经营森林资源尤为重要。西藏森林资源的发展应在以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坚持“以封为主,封造并举”的方针,实行分类经营,天然林以封育促发展,通过自然恢复,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人工林的发展要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大科技投入,从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种苗选择、整地、植苗、抚育、管理等环节入手,引进优良适宜品种、挖掘和筛选乡土树种,加强高原地区营造林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推广,确保人工造林成效。

  (三)统筹规划,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西藏独特的雪域高原森林景观,是难得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是服务公众的重要举措,是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要合理规划、统筹布局,科学开辟观光游览路线,为游人提供安全美好的旅行经历。要加强景点景区建设,提供最佳森林景观观赏视角与位置。要加强游客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快捷有效的补给机制,确保游客的安全与日常生活用品供应。要开展生态文化与科普宣传教育,丰富人们的森林文化知识。要加强沿江、沿路、村庄集镇的绿化,提升游览观光线路上的景观质量。只有更用心的服务公众,让更多的人因西藏森林而受惠,直观感受与享受到西藏森林的生态功能,公众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森林的生态文化价值,才能争取到政府与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形成良性互动与发展。

  (四)深入研究,努力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

  西藏的森林在全国享有极高的地位,森林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五位,自然度高、生物质贮量大、碳储量高,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目前,西藏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除了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外,难以为当地农牧民带来收益。因此,通过开展高原森林碳汇等体现森林生态价值方向的研究与活动,以讨论将西藏森林资源纳入碳汇交易的途径,实现西藏森林的生态价值量化,探索国际的、社会的补偿机制,全面提高西藏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活生存造成的影响,倍受社会关注,森林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重点课题,人类对森林调节、改善气候寄予厚望,森林如何在气候变化中寻求发展同样受到极高关注。森林与气候状况息息相关,西藏的森林对全球气候调节作用有多大?气候的变化会对西藏森林带来哪些影响?在气候变化中西藏森林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这些问题均有待研究。因此,可以设计一些机制,建立起西藏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讨论平台,吸引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与个人参与,形成交流与成果发布共享渠道,促进研究的进行与深入。相信这种研究,将会对西藏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朱雪林,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