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2014年 > 第四届西藏发展论坛 > 议题三 西藏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不断推动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4-08-08 | 来源: | 作者: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不断推动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国)韩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很荣幸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日喀则行署和人民,向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给予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帮助支持下,日喀则紧紧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战略目标,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强地”发展理念,突出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产业扶持、资源优势发挥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人类生态环保事业作出了积极努力。

  把西藏建成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当前建设西藏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日喀则作为西藏的人口大地区、农牧大地区、矿产大地区、文化旅游大地区、边贸大地区,其疆域十分辽阔、资源尤其丰富,这里山川壮丽、雪峰林立、江河纵横、湖泊棋布、草原广袤、森林繁密,素有“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美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最高部分自西向东横贯保护区南缘,构建出了世界上最雄奇壮观的极高山自然景观。喜马拉雅山脉中最声名显赫、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我地区定日县境内。

  加大对珠穆朗玛峰的生态保护,是推动日喀则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应有之义。早在1988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就宣布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并专门成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珠峰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规划编制和管理机构建设等。1989年,经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随后相继成立了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管理分局。1994年珠峰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西藏西南隅与尼泊尔交界处,总面积33810平方公里。保护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均海拔4200米,最高处8844.43米,最低处仅1440米,为阶梯式垂直生态系统,孕育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物种。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2550种,脊椎动物355种,哺乳动物58种,鸟类266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8种,鱼类8种;其中不乏喜马拉雅红豆杉、西藏延龄草、天麻、长尾叶猴、金钱豹、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

  为确保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日喀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为西藏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后,我们还需要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交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珠穆朗玛峰生态保护事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借此机会,我再简要谈谈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

  长期以来,通过各级环保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日喀则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项目作用积极发挥,林草覆盖率逐年增加,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农牧区生态保护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具体工作中,我们总结了四点工作经验:

  一是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自治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重点推进,适时出台新政策、硬措施,为生态环保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优惠方针政策的出台,《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纲要》的批准实施,更加推动了生态环保事业发展。

  二是严格的执法管理、监督,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征收资源税和企业排污费,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严格项目审批,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企业落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加强城乡环境管理,切实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森林、草场、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依法查处了各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为生态保护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进行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各类生态保护规划,并建立完善了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同时,尊重自然规律,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科学实施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是坚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合力。生态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年来,日喀则地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地方政府主导、环保部门牵头、各部门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并加大了工作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虽然日喀则在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当前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日喀则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金全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草地、灌丛、森林和湿地四大生态系统面积大、自然条件差、治理难度大且投入成本高、见效慢,受投入资金不足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因素制约,目前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求。

  二是专业人才力量匮乏。由于日喀则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起步晚、底子薄,环保、林业等专业部门机构刚理顺、人员编制少,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由于科技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致使环保监测能力仍处于低水平阶段。

  三是客观因素影响明显。由于西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之近年来受全球气候明显变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致使西藏高原出现暖湿化趋势,使得我们在生态保护能力提升、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坚持不懈地做好生态保护各项工作,不遗余力地推进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在此,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生态保护法规及相关标准。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农牧区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管理、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如矿山生态恢复标准、生态脆弱区评估标准、旅游环境保护标准等;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提高西藏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补偿标准,并适当加大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

  二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大力开展社会化、群众性的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提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环保执法、属地管理、环境评价等制度,建立健全科学高效、职能完善的环保责任、环境管理等机制,解决环保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权责不明等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保工作效率,增强生态环保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进一步严格监管,瞄准矿产资源开发、重点项目监察、饮用水源地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严格执法,敢于碰硬,依法打击,切实扭转环境执法“疲软”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良现象。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实行黑名单制度和挂牌督办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严格督促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环境出现问题的区域,针对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当面约谈或通报批评,对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鉴于日喀则地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特殊重要性,建议着力在队伍壮大、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生态造林、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更大倾斜支持,确保日喀则生态环保事业走在前列,更好地发挥生态示范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民族团结、局势稳定、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今天的西藏,各族人民思稳定、求发展、谋跨越、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热情空前高涨,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我们坚信,通过国内国际及各界友好人士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西藏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事业必将在现有良好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国际社会不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为契机,以把西藏建成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进一步把握方向、加强合作、深化交流,不断推动西藏农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同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韩阳,日喀则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 )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