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西藏“非遗”蓬勃发展 有效保护传统文化

西藏“非遗”:在商业中传承

时间:2011-04-11 | 来源:人权杂志 | 作者: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是传承人安身立命的手段之一。今天,“非遗”走上商品化甚至产业化的现代社会,也许应当看作是这一功能的延伸和强化。如藏香既能熏香、防虫、有药用价值,又方便携带。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藏活动周期间,商人扎西很高兴地说:“生意非常好,有些品种很快就没有了。”贡布唯色也很有“生意头脑”,在为游客们介绍产品的同时,不忘“推销”其独特的工艺和文化价值。在产品展示桌上,还放着任取的名片,上面写着贡布唯色和扎西所在直贡公司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西藏乃东县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由藏族绘画大师巴桑牵头,7名当地农民发起,成立了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点和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以“传承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挽救濒临灭绝的手工毛哔叽编织工艺,目前已有107名藏族农民进行了哔叽手工编织和唐卡绘画等技艺培训,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余元。

  西藏文化厅副厅长辛高锁说,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点,即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具有市场占有率的非遗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而无法转化成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在保护和传承上则相对困难。比如说,藏纸、藏香、藏药、藏刀、唐卡等传统技艺都走上了生产性保护的道路,逐渐形成了产业经济链条,带动了原材料、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火爆,在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藏戏、风俗文化等无法形成市场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几乎没有人愿意学习、无人问津,只能靠政府资金的大力投入来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