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西藏“非遗”蓬勃发展 有效保护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时间:2011-04-11 | 来源:人权杂志 | 作者:

  在西藏活动周上,藏纸的传承人强巴遵珠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到场。在场的工作人员认真而诚挚地推荐着满桌满架丰富的藏纸产品:这是藏纸做的笔记本,那是藏纸做的藏戏面具,这是藏纸做的明信片,那是藏纸做的藏香盒子……工作人员介绍说:“强巴老师建了彩泉福利学校,这些都是强巴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手工制作的。藏纸的手工制作复杂、周期长,产品少。强巴老师希望既能传承藏纸工艺,又能帮助福利院的孩子们学习一门可以谋生的手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是一种民间教育。那么,在以国民教育为主的时代和社会,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根据情况大规模引入“非遗”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引入“非遗”专业,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来到西藏活动周的另一位传承人唐卡大师丹巴绕丹是西藏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已经直接和间接地为唐卡艺术培养出600多位弟子。而一位藏族面具传承人也曾是戏剧学院的学生,他经常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同行切磋、交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引入不同阶段的教育中,也许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制作、研究等多样化传承大有裨益。

  “西藏经济落后,文化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作为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审的中国专家张振涛说,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具有典型的文化多样性,每一个项目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形态独特、内涵丰富。他在观看了拉萨市曲水县的牛皮船舞表演后,情不自禁地说“太精彩了!”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说,今后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心将由原来申报为主转向保护为主。文化部计划出台相应政策,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摘牌制度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力度,在全国各地建立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西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在全国各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表示,文化厅积极争取国家文化部支持,力争使拉萨吉曲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列入国家保护计划,着手开展保护规划制定工作等相关前期工作,建立日喀则吉隆沟、山南雅砻、昌都康巴等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优秀非遗产项目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并不遗余力地呼吁争取在自治区群艺馆成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完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队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非物质文化是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西藏自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下,积极传承发展本行业传统文化,使非遗项目保护蓬勃发展,文脉延续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