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作家马丽华 > 西藏情缘

作家马丽华:在那如意高地上

时间:2011-04-13 | 来源:今日中国网 | 作者:李国文

   出生在济南,却在西藏生活了27年,写出17本有关西藏的书,目前仍行走在西藏的途中……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她的作品,很多人认识了历史的、文化的和佛教的西藏,产生过“琼瑶热”和“三毛热”一样的效应。青年人在她的诗歌的感召下,诸如在“兄弟,我们走啊”这样的“吆喝”下,对西藏趋之若骛。

   走过西藏27年

   2006年,作家马丽华新推出《如意高地》,写出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西藏。虽然她本人先前说过这是依次创作上的转型,从纪实向虚构转变,但很多专家、读者认为《如意高地》的纪实性很强,马丽华的转型可谓是“失败的”,她的作品一如既往地耐人寻味。 马丽华三部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即《走过西藏》系列)即是对西藏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风光的概括描述。作为颇有成就的诗人和散文家,马丽华文学功底深厚,写景状物,叙事记人,如行云流水,文采毕现。她多年来热心于田野考察,忠实记录,如马丽华所说“除了个别县没去,西藏大地我基本上走遍了。早年条件比较差,没有专车,都是搭便车。去昌都,80多天走了几个县。去藏北无人区,在路上车行一天能见到一户帐篷人家就不错了。” 正因如此这几部长篇散文在其文学价值之外,也具有了相当的学术价值,她的作品“在文学与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记者:现在有关西藏的书很多,包括各种旅游、文化类的书,但很少有像您这样写得很深的。

   马丽华:我的作品中涉及很多地方民俗、民间文化,《走过西藏》系列就是这类纪实性的。相比现如今的一些作者,写西藏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人像我这样从容地走,从容地写,《藏东红山脉》书中写的昌都我就走过很多次,最长的是1978年,我花了几乎3个月,其次就是前两年去的一次,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跨度大,很多想乡村古老的仪式现在再也看不见了,如神婆降神等。 记者:有人认为《如意高地》写得很严谨,像学术专著,让人读起来很吃力。普通读者可能更喜欢阿来的《尘埃落定》,您如何定位《如意高地》的读者群?

   马丽华:网上有“怎么那么难看,简直就看不懂”的反映,我觉得很遗憾。但我觉得整个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文学作品也是百花齐放,读者也逐渐细分了,各有喜好。我觉得读者在选择作品,作品也在选择它的知音,是一种双向的选择。

   我一向以为,作品和作者一如儿子与母亲。虽有血脉的相通,一旦脱胎而去,也就自成一体,就有了形体相貌和灵魂,人们可依据自家的修养和缘分与之交往,母亲则可被省略。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看的,就是线索太多,非常庞杂,看到后边容易忘了前边。我认为发行方面,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她的灵魂像风。

   马丽华生于1953年,其成长的年代,正值建国以来的“多事之秋”。1976年,23岁时的她,怀着积极入世的使命感,伴随着对神秘与遥远的好奇,带着对青春浪漫爱情的憧憬去了西藏。如“人往高处走哇”那样,那时的马丽华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代狂热。

   正如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三毛是在追逐沙漠里爱情的绿洲,而马丽华在那苍茫的雪域寻找什么呢?她说:“其实并没有刻意去找什么,只不过听凭了直觉的引领罢了。”

   记者:大家都知道西藏具有自然的、人文的魅力,而您曾说过西藏还有一种幻觉上的魅力,请问您怎样理解这种幻觉上的魅力?

   马丽华:西藏的魅力是有多重的:一是自然的,二是人文的,三是幻觉的。什么是幻觉上的魅力,它有真实存在的部分,但更多的还是想像的部分。这种魅力是一种宗教似的膜拜。西藏是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哪怕他们根本没有去过那里。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西藏,我心中的西藏在藏北的牧区。

   记者:火车开通之后,随着游人的增多,您觉得西藏的那种幻觉上的魅力会不会减弱?

   马丽华:差异是幻觉上的魅力存在的根基。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要有不同于游客生活环境的自然、文化的差异存在,西藏幻觉上的魅力就存在。去西藏旅游只会使游客这种幻觉上的魅力增强而不是减弱。

   现代化的拉萨依然很“老”

   作为盛名久负的历史文化名城老拉萨,正像长长的一卷老照片,意味深长。用心地端详着它,可以从那上面读出了晴空丽日,也读出了风云漫卷,2005年出版的《老拉萨--圣城暮色》记录了的不仅是老拉萨的“黄房子”(旧西藏噶厦政府办公房)的辉煌,还有朴实的游牧精神和千百年来虔诚的信仰。 记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是一个老话题了,很多读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待这其中的矛盾?这两者该进行怎样的整合?

   马丽华:有人曾反问我:“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相机的西藏,我们还有必要看么?”这话要是藏族同胞听到了,非得吵起来不可。人与人一样,都喜爱享受现代化的东西。凭什么人家就不能“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相机”?让一个地区保留成为前现代的博物馆,供后现代的人们来欣赏,这一要求对于当地来说是非道义的。

   现代化给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种种好处。例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但是现代化元素进入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很好,云南迪庆州就很注重藏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其实过分担心西藏传统文化的丢失是没必要。只要放眼西藏周边各省藏区就型,那里的藏族长期以来不但丢失自我,相反,因身处与其他民族结合部而体现了越发鲜明的藏族特色。

   如今的马丽华虽回到北京,但她的工作仍与西藏分不开,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工作的内容和态度。她的心仍然在那如意高地上。

   链接:马丽华,1976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专中文系,同年进藏,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任干事、《西藏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90年至1999年任西藏文联专业作家,后任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自2003年起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近年新作《苦难旅程》、《十年藏北》、《老拉萨--圣城暮色》等,2006年推出长篇小说《如意高地》。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