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作家马丽华 > 相关链接

马丽华:传统与现代,一个都不能

时间:2011-04-13 | 来源:《新京报》 | 作者:金煜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东方“巨龙”穿越世界屋脊,一条天路架起西藏与内地沟通的桥梁,西藏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青藏铁路的开通在给西藏带来巨额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必然会增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在人类迈入现代文明的今天,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矛盾已成为全世界的难题。

   青藏铁路的开通会不会加快西藏传统文化的消弭,西藏的传统文化变迁如何,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7月15日,本报邀请到在西藏待过20多年、以“走过西藏”系列闻名的作家马丽华,她以作家的文化视点及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的成果,在涵芬楼书店讲述了如何看待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西藏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保护与变迁的问题。

  马丽华认为西藏文化的生命力是很强的,铁路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一个伪命题,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她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前景看好。

  演讲结束后,本报记者就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文化可能带来的变化采访了相关专家。

  演讲摘录 西藏早已不再封闭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前后的这个时段里,中外媒体掀起一轮报道热潮,从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中外人士,不约而同地谈到铁路开通后对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冲击问题。对此我的回答是,善意的担忧不无道理,另一方面,我又说了,这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一半是。因为火车开通是好事情,如果出现了负面影响,肯定是应对方面出了问题。重要的在于,西藏公路修通已有半个多世纪,空中有飞机,地上有汽车。你看藏北高原很荒凉,同时也很现代:地面有铁路、公路,地下有输油管道和光纤电缆,实际上西藏的门户是洞开的,早已不再封闭,文化变迁过程已经在发生着。铁路的开通,顶多是一个人流物流规模的扩大和交往的提速,性质上没有改变。

  青藏铁路沿线过去是唐蕃古道,在那之前,西藏的先民与各方的交流早就开始了,从旧石器时代几万年来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都有考古发现。有记载的繁盛时代是在唐朝—吐蕃时期,这些都是常识了。我在多年的采访中深深感觉到,生活在现代社会大都市的人们,是很难想象藏族百姓是怎样渴望着交通的开辟。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片子,上个世纪50年代公路初通、汽车开进拉萨时,有个万众欢腾的场面。但那时只觉得新奇,人们并不知道汽车之于他们生活的意义。有笑话说,乡下百姓见到汽车,就抱来很多的草,问这铁牛一天能吃多少。后来随着公路的畅通,使用汽车的方便,不光是代步工具,而且与脱贫致富相关———从手扶拖拉机到大卡车,这是农牧民富裕的标志,这就关乎切身利益了。我在《藏东红山脉》中就写到横断山脉高山深谷间的老百姓对公路的渴望之情。边坝县陪同我采访的正是修路的总指挥,他说当公路修到马武乡,他们把北京吉普开到乡政府时,周边几十上百里的人都骑马赶来庆贺。有一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说我给小车献一条哈达好呢,还是磕一个头好———他把汽车人格化了。

  还是这个县,前些年公路贯通了从前茶马古道上号称“西天一柱”的夏贡拉山,那边的群众就像过盛大节日,哈达把卡车都淹没了。

  传统文化如同江河,川流不息

  我觉得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河流,就像雅鲁藏布江,你看它从源头冰川起步,沿途汇集各路小水,天上雨水和地下泉水,终于浩浩荡荡。当然也蒸发也流失,时有改道,急转弯处就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我们见证了随着某些旧有生产方式的消亡而消亡或正在消亡的狩猎文化、驮盐文化和盐粮交换等等;看到了某些传统职业的末路尾声,例如防雹喇嘛和降神巫师;另有一些正在被空前地发扬广大着,如藏医藏药;有一些则属于“抢救”范围,如口承文化的民歌、民间故事和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总之传统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变化的而非凝固的。我们所讲的原生态只是相对而言,谁知道它已经改变了多少!早于吐蕃的是象雄王国,可能就是一个部落联盟,象雄的国教是苯教,后来被佛教融合,融合了本土宗教的佛教成为藏传佛教,正是文化交流汇合的典型案例。我们现在所说的西藏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不时被整合的结果,已经分辨不出哪是本土的、哪个是外来的。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几十年来的)现实看来,我对西藏文化的保有和发展充满信心。虽然经济方面不够发达,但在这片高寒的土地上,这一文化仍是强势的,是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整、充实,不断删除和更新的有机生命体。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文化模式,如果存在过,必定消亡了。说到对“汉化”或被西化的现代化同化的担忧,我想起了相反的例证。不仅生活在周边各省藏区的藏族长期以来未被同化,相反却因身处与其他民族接合部而体现了越发鲜明的藏族特色,就像甘、青一带的安多藏族历来出学者那样;四川的德格也以其印经院成为藏文化的敦煌。

  相反的例子还有,历史上有过甚至是群体的汉人被藏族所同化:藏北的嘉黎县曾是驻藏大臣的直辖地,几百年间有不少汉人在此落户,我曾在那里查询汉人的后代,全都是藏族了。

  未来西藏将从旅游开发中受益,先行一步的云南香格里拉已经提供了经验:当地人知道他们所拥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即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善加保护,这一点就很说明问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个不能少

  我在西藏生活多年,前一半时间有意无意在寻找差异,后一半时间却发现找到了更多的共同———在对于富裕文明的向往方面,不同的民族人群并没有多大的不同。20年前在藏北,听说一位老人临终前的心愿是,要是能看上一场电影就好了;10年前电视普及到乡村时,我看到了农牧民爱看电视的热情。这类热情也是今天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所难以体会的。

  文化变迁从来都在时疾时徐地进行着,在全球化的今天表现得更为剧烈些。这已成时代的大趋势,挡不住,退不出,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以往我更多地看到传统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贫困、闭塞以及无奈———贫困的标志不只在温饱线以下,贫困还凸现了选择方面的不自由。以往我也更多地关注现代化给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的种种好处,例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从餐桌的丰富到出行的方便等等,从而像当地人那样确立了发展进步的观点。对此有人会不以为然,但我认为,除非现代文明的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否则就没有理由把某个民族排除在外。传统和现代里的好东西,我们都想要,一个不能少。

  这一观点也是许多藏汉各民族知识分子的共识:让一个地区保留成为前现代的博物馆,供后现代的人们来欣赏,这一要求对于当地来说是非道义和不公正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适合西藏发展之路,青藏铁路的开通推进了发展的进程,西藏壮美的自然万象和别样的文化风景,作为极品旅游资源、最佳旅游目的地,迎合人们的期待视野,必将长久地吸引人们前往。而藏族人民也有望从中多方受益。

  前不久我读到一则报道,由于大尺度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的超载过牧,藏北高原有可能成为新的沙尘暴策源地,有科学家甚至主张草场禁牧,牧民迁移。这些消息令人忧虑。现代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开发,以及城镇化建设等等,则有可能为发展受限的第一产业开辟分流通道,以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并不单指西藏,在全国、全世界都是人类共同关心和面对的问题。以西方为主流的现代化种种也并非尽皆甘之如饴,接纳过程中某些负面效应早已显现出来,值得探讨反思善加取舍,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现场互动

  广东省援建的西藏林芝地区文化会展中心和市民休闲广场。林芝地区的援藏建筑由于缺乏地区特色受到了批评。演讲现场。很多读者是读过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系列后进藏的。

  问题1:你介绍了西方人对西藏的关心,请问他们掌握的资料是不是比我们的多?

  马丽华:从13世纪开始,就有西方人走过藏族地区,几百年间怀有各种目的来西藏的西方人络绎不绝。

  有个瑞士作家写了一本《发现西藏》就概述了这一过程,他把西方人对西藏的认知归纳为“永远是重新开始”。国际藏学的创始人是一位匈牙利人乔玛,他之后的百余年来藏学在国外很有发展。国内对西藏的记载虽然很早,但作为学科的提出则是上世纪的事情。我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年来,是国内藏学以空前规模发展的时期。国际藏学界有许多可学习之处,但在一些领域我们也是领先的,因为藏学的故乡在中国。目前每年都在世界的这里那里召开国际藏学会议,国内也举办过,就是要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问题2:将来会不会有一天到西藏,发现有特色的建筑没有了,看到的都是跟内地差不多的东西?现在林芝地区好像就有这样的批评。

  马丽华:建筑这个问题的确有过教训,地方上也已经注意到。林芝才三千米上下,是非常舒服的地方,但这个地区因为是广东和福建两个援建省对口援建,对民族特色有所忽略,受到了官方、学术界和旅游者的一致批评,这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今后确实应该注意。还有云南迪庆,现在叫香格里拉,也是开发太快,很快就都是四星级、五星级的饭店,建得太快,没有民族风格,他们不光受批评,自己也意识到这点,然后外观上改造,穿鞋戴帽给改造一下往藏饰靠,后来当地的领导说,以后的建筑一定要讲民族化。

  实际上越是经济发达了,旅游开发了,当地人见到市面了,就更加自觉意识到什么才是资源。

  问题3:您心中最理想的藏族文化对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整合的状态是什么?

  马丽华:我感觉藏族文化凡是好的东西、先进的东西、能用的东西,都拼命地吸纳。

  比如对于西医的看法。因为藏民们基因里没有抗药性,五十年代接触西医西药的时候,他们如获至宝,效果非常好。现在提到文化变迁奇特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病人一边输液,一边请喇嘛念经,双保险,如果说当代西藏文化变迁到什么理想程度,我觉得这个场景最说明问题。

  我觉得最佳的整合状态不以人的意识状态为转移,传统的文化好的保留,把现代的最好的东西吸纳进来。比如现在政府和德国一个基金做的建筑,外表是八角街,纯藏式的,内里搞的下水条件等等,和四合院一样。我认为这样就比较理想。比较理想的状态还有就是摆脱贫困,贫困是万恶之源。西藏老百姓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到哪里到哪里,这是最好的状态,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努力。

  问题4:很多人想去西藏旅游,但像我有点高血压的能不能去?坐火车是不是有问题?

  马丽华:如果血压较高的话我可不能建议你去,一般的问题不太大,心肺有毛病的要慎重,重感冒时不要进藏。火车车厢内供氧很好,关键是下了火车后还有一个适应过程。

  对于高原反应程度,我们总结为:一般说来,女的比男的要好,瘦的比胖的要好,年龄大些的比年轻力壮的要好。因为涉及到新陈代谢和耗氧量的问题,不过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重要的还是心理上不要紧张。

  他方观点:西藏的发展不能太理想主义

  旦增伦珠:(中国藏学研究所社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丽华的写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虚构和深入生活,她借助了很多人类学的方法,有着大量的田野调查,视野很新颖。

  青藏铁路是个新生事物,但西藏与外界一直都不是封闭的。藏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开放的,从内地和印度引入了佛教形态,在吐蕃时期成形。曾有过“顿渐之争”,争议到底是立地式成佛还是渐进式成佛,这说明当时有很多吐蕃弟子在长安学习。文化的意义就在于不断适应,适应就必然带来变迁。而藏族的文化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普遍看到,例如虽然藏族并不是个擅长美食的民族,但即使是藏餐,都已经出现在北京人的眼前。

  同时,藏学研究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国内已经有50多个藏学研究机构,上千人专门从事藏学研究。除了政府支持外,也因为藏学研究的文献之丰富仅次于汉学名列第二,仅西藏档案馆就有300万卷的馆藏,目前只有20%整理了出来。宗教方面则有4万多僧人在传承藏传佛教。

  西藏是除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它的发展不能太理想主义,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藏区因为地域广大,人员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所以相对人口集中的城镇化建设是发展趋势。畜牧与林业的发展矛盾极大,使生态遭到了破坏,就像那曲地区,是藏北高原生态非常脆弱的地方,只有让牧民分流,减少放牧,才能让自然回归自然。而农牧民的转移,需要长期的教育,短期则需要对年轻人口的职业培训,现在虽然政府很重视这点,但尚未形成规模及良性循环的局面,我们学者和民间一直在呼吁。

  今后的建设需要强化民族本土特色

  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语言历史研究所教授)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过青藏公路,铁路通车后,西藏就将更广泛地向世界开放了。对于青藏铁路通车,西方媒体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他们总是认为西藏应该保持原始、封闭状态。我在西方待过很长时间,发现每当西藏在进行大的现代化建设时,都会遭到批评。其实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原有文化是可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组织能像中国政府这样投入如此之多的资金和精力。

  青藏铁路通车后,自然会有更多的旅游者进入,但西藏一直以来都是开放的。只是当地政府必须注意不能为迁就旅游业而影响原居民的生活,否则就会出现内地某些旅游景区已经出现的弊端。现代化和传统文化本来就有矛盾,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今后的建设需要强化民族本土特色。

  我读马丽华的书很早。她的影响超过了许多藏学家。我对她关于藏汉两种文化间的理解很感兴趣。跨文化间的理解与误解的研究西方人也在做,但马丽华用她多年的亲身经历,站在西藏人的角度上理解这种文化,这是很难得的。

  听众回访

  孙女士 编辑

  我觉得马丽华的口才没有她的文笔好,不过感觉这个人挺实在的,就像作家自己说的,她也只代表一方面的看法,其实任何人看西藏都是带有一定偏见的,每个人看西藏都是不同的看法。不过她对西藏的文化生活是一种全方位的接触,而且她和人类学家们一起,可能会更平和一点,比如会看出任何民族好的一面。

  我很喜欢她的作品,所以才过来听她的讲座。西藏铁路通车,我想垃圾肯定会多吧,我觉得那边可能没有准备好。

  张涵 学生

  虽然我不太了解马丽华,但是我很喜欢她的讲座,她有20多年的亲身体验,所以讲出来很生动。她讲到西藏的魅力时,提到有三种西藏:自然的、文化的和幻觉的。

  我想我心中的西藏就是幻觉的。西藏对我来说是非常遥远、非常封闭的社会,我觉得对内地人民来说完全是两重社会,这边现代化,那边就是古老的,原始的东西。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才好奇。青藏铁路通车后游人增多的时候,神秘感可能就没有了。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