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作家马丽华 > 相关链接

马丽华:我们是西藏当代文化发展历程的知情人和发言人

时间:2011-04-13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马丽华

   20多年前,我们曾看到一部由西方人拍摄的纪录片《天葬之国木斯塘》,讲的是尼泊尔北部藏人社区的生活习俗。片中说,你将要看到的,是世界上仅存的藏人文化,在中国的西藏,这些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殆尽。这个论点口径,后来被国际社会某些势力长期地、反复地提及引用。但是,我们当时就忍不住笑起来,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正是其时西藏传统文化复兴时期的亲历者、见证者、观察者、欣赏者、记录者,是以文字或声像艺术为途径的传播者,是西藏当代文化发展历程的知情人,或者称为发言人也不为过。

   我是1976年进藏工作的。那年我23岁,刚从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是响应国家援藏号召进藏的。当年,我们这批进藏的大学生有2000多人。这一年“文革”刚结束,由于经历了“文革”中破除“四旧”运动,我在西藏农村住过的一年中,听到的民歌是填了新词的,乡土神的崇拜活动也只能悄悄进行。

   但在几年后,随着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寺院修复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习俗,包括婚丧嫁娶、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等,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复活”了。当时的我真是大开眼界,无论在乡村、在牧区,所见所闻都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我不停地忙着采访、记录,感觉时间都不够用。这些,为我以后写西藏、宣传西藏文化奠定了厚重的基础。

   其实,当时西藏的情况只不过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就非常重视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投巨资开展了名为“十套集成”的带有抢救性质的文化工程。我所在的西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担的是付诸文字的西藏民间故事、民歌、谚语“三套集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承担了以音像为载体的民间舞蹈、戏剧、曲艺、说唱艺术等集成工作。

   当时,西藏从自治区到地市县都成立了相应机构,近2000名文化工作者走向田间牧场采录搜集资料,就像布下了天罗地网,把存留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几乎“一网打尽”。各地搜集整理出的资料,文字数以亿计,录音、录像成批成堆。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西藏卷》、《中国歌谣集成·西藏卷》、《中国谚语集成·西藏卷》3部巨著和数量可观的相关成果。

   进藏27年写了17本书体验藏族群众新生活

   我从1976年进藏到2003年,一共在西藏工作了27年,先后写了17本书。这17本书都是以西藏文化为主题的,包括《走过西藏》系列之《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以及后来的《藏东红山脉》。2003年,我调到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仍然从事着和西藏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

   最初进藏时,是有一种新鲜感的。当年,沿青藏公路进藏,空间辽阔、人烟稀少,很壮美。西藏的写作对我来说,如果说是一项事业,那我就是敬业者;如果说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我就是热爱生活的人。西藏和西藏人对我有恩,我总觉得回报不够,觉得对西藏文化的宣传还不够。

   1992年,从春耕到秋收,我们都在拉萨河南岸的查古村跟踪采访拍摄,由此熟悉了这个村庄。当年,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去拉萨做生意,村里过传统节日时,唱歌跳舞的均为中老年人。西藏的老人们不满意年轻人向往城市而不安心务农,不满意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歌舞而喜欢唱流行歌曲、跳迪斯科,不满意年轻人不喜欢听老故事而喜欢每晚去乡政府看电视剧。这个村庄,在西藏有一定的代表性,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时隔8年,我在查古村度过了2000年的藏历新年。我发现,这个村庄又有了很多变化:村里家家都添置了电视机,无论老幼,每晚必看藏语译制的电视连续剧。当年的年轻人,一部分长期在外经商,他们的家人和孩子穿戴打扮都时髦了许多。留下来的年轻人则安心于农牧业生产,并且学会了传统歌舞,可以参加节日演出了。村里还利用城郊之便,扩大了牲畜饲养和果树种植。总之,这个村庄在经历了激荡和躁动之后,在有所改变的基础上,重新恢复了秩序。

   其实,包括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有权利分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一成不变地保持所谓的“原生态”生活,是不符合道义的,也不会得到被要求者的响应。

   “西藏热”刺激文化复兴藏文化“富矿”永不枯竭

   在青藏铁路开通、游客增多、西藏旅游业日益成为主导产业的当下,人们不禁对西藏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保护产生了担忧。不过,从正面角度来看,正是由于旅游的开发,刺激了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因为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特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旅游资源,应当善加发掘利用。

   随着“西藏热”的持续升温,带有强烈民族符号的藏族人和藏文化也走出了西藏,走向了全国各地。例如,在北京,就有许多藏餐厅、藏式工艺品店,藏族画家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示,藏族音乐家创作的流行歌曲在全国传唱,藏式的装饰成为时髦前卫的“后现代”。还有许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作家、艺术家,以西藏为题材,创作出为数众多的一流绘画、摄影、音乐和舞蹈作品等,关于西藏题材的图书和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西藏元素被如此众多的人所关注和欣赏,有助于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在西藏待了那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待够,感觉自己一方面是山东人,一方面也是一名西藏人了。虽然我现在工作在北京,但是仍生活在藏族人和西藏文化的圈子里,我不认为我已经离开了西藏。今年1月,我出版了第18本以西藏文化为主题的书《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这本书我感觉写得有点儿上瘾。因为这本书的素材很多都是藏文典藏,我又是以文学独特的笔法来写西藏文史故事。有些精彩的片断我改了不下几十遍,有时自己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深入西藏、走近藏民族,多写西藏、宣传西藏。藏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厚的“富矿”,永远不会枯竭。(作家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