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 > 相关

纪念青海玉树地震一周年:雪域著永芳

时间:2011-04-14 | 来源:《西海都市报》 | 作者:李羌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最感人的风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最打动人心的大美品格是“团结和睦、守望相助”,最强烈的愿望是“追求进步、勇于胜利”,最美的旋律是“感恩奋进”,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科学理性”。

  震后一年,这片河山如此陌生又熟悉。震后一年,这片河山如此雄奇又壮丽!时代的旗帜在雪域深处猎猎飘扬。

  一年来,不论是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还是只争朝夕的灾后重建,雪域高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力量,见证着速度,昭示着奇迹。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强烈地震灾害波及范围之广、人员伤亡之多、受灾程度之深、救灾难度之大,均为青海历史罕见。

  玉树一年,我们牢牢记住了两个关键词:生命为重,民生为先。这两个关键词,是党和政府对如何抗震救灾,如何灾后重建给出的两个掷地有声的答案。这答案,指引的是行动方向,折射的是执政理念,凝聚的是社会共识。

  在地震面前,一个孤独的人是渺小的;在地震面前,一个凝聚力强的国家是伟大的。

  当共和国主席、总理亲赴灾区,我们感受到的是领导的关怀、国家的意志和国力的强大;当省委书记和省长十几次踏遍灾区,实地指导抗震救灾,我们感受到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感受到的是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当一个又一个废墟之下的生命脱离险境,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美好和坚强。

  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生命开道,一切以民生优先,一切以灾区民众的需要为最高需要!

  “同人民在一起!”山崩地裂之中,沙飞石走之间,生命大接力,出生入死,感天动地。“我们决不放弃!”废墟上,真情的呼喊,凸显中国政府对生命的珍视,对人民的尊重。

  中国在关注玉树,玉树被世界瞩目。

  在这关键时刻,青海在极地雪域书写了气壮山河、情动天地的英雄史诗。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千方百计搜救生命,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千方百计降低因灾死亡率、致残率和截肢率,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以最快速度修复水、电、路、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教学、办公、商业、金融、邮政和社会治安秩序,迅速实现了受灾群众有帐篷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有衣能御寒——

  广泛动员、统筹协调,组织全省力量投入抗震救灾,争取部队、民航等救援力量的支持,密切与兄弟省(区)市的联系,及时转送伤病员,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安排学生转移就学——

  全国人民鼎力相助、无私奉献,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省人民和灾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克时艰——

  高原见证了一个个奇迹,雪域留下了一帧帧激情的剪影。各项救援工作始终科学有序展开,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

  一年来,各方力量有序整合叠加,汇聚成强大而和谐的伟大力量,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坚定态度,战胜灾难的坚决意志,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

  曾经,青海给人苍凉荒蛮的印象;曾经,青海让不少人误以为是青岛。如今,大美青海已经被世人熟悉;而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长卷,则让世界对青海刮目相看。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青海省委、省政府超前谋划、科学施策,坚持抢险救灾与恢复重建同步进行,及时成立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震后第二天就派人到四川学习取经,震后一周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灾后重建工作……

  ——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玉树县结古镇(市)总体规划》等10个专项规划很快编制完成。

  ——围绕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高效重建、和谐重建,按照强卫书记“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骆惠宁省长“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要求,努力建设更加结实舒适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

  蓝图已经绘就,一个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具体可感。

  而在项目安排上,城乡居民住房和教育、卫生等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项目,提早解决群众过冬安置,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施策理念。

  根据日本阪神地震的经验,灾后重建投入的经费、人力等资源,是紧急救援阶段的4倍,甚至更多。玉树海拔高,施工期短,交通不便,重建之难,事非经历不能形容。

  但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黑板上写下的那行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灾难击倒,反而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特殊温暖。

  在玉树,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怀着共同的心愿科学研判、同心戮力,挥汗如雨,与时间赛跑,向极限挑战,在通天河畔、巴颜喀拉山下,捷报频传。

  在北京市、辽宁省和央企单位的帮助下,目前玉树部分民居已建成交付使用,部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完工,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地震要求青海必须在世界亮相,青海必须把灾难化作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实践证明,青海省委常委会确定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完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上两个大台阶”的要求,完全符合省情灾情实际,有力指导和推动了恢复重建的顺利开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重建后的玉树,自然、社会生态会更美,百姓的生活会更好。

  这时,当我们再次回味省委书记强卫在青海大学所作的报告《我眼中的青海》,肯定会被这样的话语所激励:“在我看来,青海正是这样一块大美的土地。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在这里,人们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会感到语言的苍白。”

  震灾考量民族素质,每一个青海人都是应试者。一年了,我们已经并将继续通过这场特殊的考试。一年了,我们已经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并将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建设新玉树、新青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青海人懂得感恩。

  在牧区有一个香港同胞捐建的孤儿院,每个房间的门楣上都刻着捐建者的名字,教育孩子们不忘恩人,看后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的事情同样在玉树发生。2010年11月8日,由中水集团玉树重建第五工区承建的歇武镇上赛巴村实现首户封顶。村民精心准备了藏式八宝饭、酥油茶、葡萄干等物品,亲手送到80多名施工人员的手中。洁白的哈达,庄重的谢意,让援建者心里暖暖的。青海人勇于奋进。

  去年10月1日,省内援建施工队进驻仲少卡社开展重建。由于通往仲少卡社的桥梁限重低,加之山路崎岖,大型运输设备无法到达施工场地,水泥只能堆在河对岸。看到这一情形,村民桑秋多杰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运送水泥,7天的时间他单人独骑转运了400袋水泥。桑秋多杰的行动带动了大家,一支村民运输队就此穿梭在河岸两侧。

  桑秋多杰说,国家给我们修房子,希望能早一点修好,为的是让我的家人能尽快住进去。所以,我要用我的行动来感谢国家,这是一个康巴男人的诺言。

  玉树很高,离天很近。玉树重建很难。然而,青海人从来不惧艰险。

  当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带领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大漠戈壁建起戈壁新城格尔木的故事,至今令人感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海人扎根高原、建设家乡。

  今天,“新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是“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最重要、最急需的奋斗精神。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最感人的风貌是全省上下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最打动人心的大美品格是“团结和睦、守望相助”,最强烈的愿望是“追求进步、勇于胜利”,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科学理性”。这是新时期青海精神的生动写照和丰富发展。

  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历程,就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过程,就是展示青海人民“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过程,就是体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愈挫愈强民族精神的过程。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践行,有赖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贯穿于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全过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间苦难都灰烬,长袖欢歌唱大爱。

  在一年后的4月,只要留心,就能在春雪下看到,草原的生机,玉树的春天。

  尽人事于日下,著青史以永芳。阴霾已经散去,光明就在前头。

  这是希望的春天,土地上正升腾起生生不息的奇迹!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