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西藏环保新思路

可可西里:5年未闻盗猎枪声 藏羚羊数逐步恢复

时间:2011-05-1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陈国洲 胡星

   5月8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才达在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巡山行动前宣布:自2006年以来,可可西里在藏羚羊保护行动中,未发现一起武装盗猎案件,神秘迷人的可可西里已经5年未闻盗猎枪声。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也是青藏高原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的栖息地,被誉为“野生动物最后的天堂”。

  由于藏羚羊皮毛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上世纪80年代,可可西里枪声不断,藏羚羊遭到毁灭性捕杀,数量从原来的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成为国际濒危物种。直到1998年国家成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一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才得以逐步恢复。

  才达说,自1998年向武装盗猎分子打响第一枪起,13年来,可可西里管理局共组织大小规模巡山400多次,人员达3500人次,总行程近100万公里。

  “保护区打击盗猎的效果是显著的。”长期参加巡山的老巡山队长王周太说,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森林公安部门共破获各类案件上百起,缴获非法枪支68支,收缴藏羚羊皮4000余张。在打击盗猎的威慑下,可可西里再未发现武装盗猎案件,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目前的7万多只。

  如今,可可西里的温暖和灵动让人欣喜:在青藏公路两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互相追逐嬉戏,藏野驴在悠闲踱步,如果运气好,就连很难“谋面”的庞然大物野牦牛也可一见。

  “现在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工作,已由以往单纯的反盗猎和防治生态恶化,向生态科研和科学化管理转变。”才达说。

  据了解,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先后建成了索南达杰等3个自然保护站、1个藏羚羊救护中心、4个生态保护展览馆,还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生态科研项目。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可可西里管理局已经采用先进的野外自动监测记录、卫星数据传输等技术,在藏羚羊重点迁徙、产仔的区域,实施对野生动物卫星定位监测、人类和动物活动视频监控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同时,在藏羚羊集中产仔的卓乃湖、太阳湖湿地分布区,建设起绿色环保的卓乃湖自然保护站,切实保护好藏羚羊的“大产房”。

  “保护藏羚羊以及可可西里的行动还将进一步扩大。”才达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2010年,与临近的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了联合保护协议。四个保护区将每年开展联合巡山巡护、栖息地保护、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信息互通、协同办案、生态教育等活动。

  据悉,根据这一联合协议,可可西里将得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联合保护支持。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