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藏学家杜永彬 > 作品及评述

《二十世纪西藏奇僧》

时间:2011-05-16 | 来源:西藏图书网 | 作者:

 

《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

【作者】 杜永彬
ISBN】7-80057-408-3/Z.218
售价】¥0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放大看

 

  他是一位杰出的宗教徒、学者和改革的历史学家;又是一名破戒的僧人、政治鼓动家和国际共产主义的代表。他的身份和个性充满着矛盾,他的离经叛道的思想与同时代的藏族高僧和学者形成鲜明对照,他对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态度与闭塞、落后、禁欲的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形成强烈的反差。他那充满智慧的思想和离经叛道的言行,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本书第一次从生平、学术和思想三个方面对更敦群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人们走进更敦群培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其治学精神、胆识、学风、文风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作品目录

序言一-----------------多杰才旦
序言二------------------王 尧
导 论

上 篇 传奇坎坷的人生历程

第一章 安多时期(1903-1927年)
一、热贡时期(1903-1920年)
(一)人杰地灵的热贡
1、钟灵毓秀 世外桃源
2、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3、人杰地灵 龙象辈出
(二)更敦群培的青少年时代
1、更敦群培的家世
2、更敦群培出生与出家
3、进入佛学殿堂
(三)更敦群培生年考
二、甘南时期(1920-1927年)
(一)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拉卜楞寺
1、拉卜楞寺的地理环境
2、闻思学院的学经制度
3、"果莽学派"及其特色
(二)更敦群培与拉卜楞寺
1、学经与辩经生涯
2、对拉卜楞寺"教材"的论战
3、对现代文明和科技产生兴趣
(三)拉卜楞寺对更敦群培的影响
1、奠定坚实的佛学基础
2、走上离经叛道的道路
3、对现代文明产生兴趣

第二章 卫藏时期·上(1927-1934年)
一、从安多到拉萨
二、在拉萨立足
(一)帕邦喀与帕邦喀活佛
(二)更敦群培与帕邦喀活佛
三、入哲蚌寺学经
(一)哲蚌寺果莽扎仓的学经方式
(二)更敦群培在哲蚌寺的学经生涯
四、第一次西藏考察
(一)结识罗侯罗
(二)接受罗侯罗的邀请
(三)第一次西藏考察

第三章 南亚时期(1934-1945年)
一、南亚的生活和学习
(一)佛国的诱惑与更敦群培愿望的实现
(二)大吉岭的生活与学习
(三)赴锡兰游历与学经
二、随罗侯罗赴藏考察
(一)启程赴藏
(二)与五世嘉木样会晤
(三)结识康巴女子
(四)遭匪徒袭击
(五)考察收获
(六)结识次旦玉珍
三、著述与翻译
(一)《明镜》与《摩诃菩提》
(二)著述与翻译
四、与"西藏革命党"的关系
(一)"西藏革命党"
(二)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
1、建立联系
2、设计党徽
3、绘制地图
(三)更敦群培是否加入"西藏革命党"
1、更敦群培没有加入"西藏革命党"
2、更敦群培加入了"西藏革命党"
(四)"西藏革命党" 对更敦群培的影响
五、离开印度

第四章 卫藏时期·下(1945-1951年)
一、返回西藏
(一)印度入藏路线
(二)考察中印边境
二、被捕入狱
(一)回到拉萨的情景
(二)被捕
1、被捕时间
2、被捕地点
3、被捕原因
(三)营救
三、狱中生活
(一)朗孜夏监狱的囚徒
1、朗孜夏监狱
2、朗孜夏狱中生活
3、受审与受罚
(二)"雪"监狱的生活
四、获释与著述
(一)获释出狱
1、罪名不成立
2、获释
3、获释的原因
4、出狱后的处境
(二)撰写《白史》
五、去世
(一)临终的情景
(二)去世日期
(三)葬礼
六、去世原因考
1、烟酒中毒病逝
2、患梅毒性心脏病去世
3、被毒害致死

中 篇 精湛闪光的学术创见

第五章 更敦群培作品考辨
一、作品篇目考
1、李有义开列的目录
2、霍康和恰白开列的目录
3、海德·斯多达开列的目录
二、作品篇名汉译纠谬
1、著作汉译辨正
2、译作汉译纠谬
三、作品年代与版本考

第六章 更敦群培的学术创见

一、历史研究
(一)藏族历史研究
(二)南亚历史研究
(三)论《白史》的学术价值
二、宗教研究
(一)南亚佛教研究
(二)外道研究
(三)评《龙树中论奥义疏》
三、语言文字研究
(一)藏语文研究
(二)外文研究
四、文学造诣
(一)更敦群培诗词的思想内容
(二)更敦群培诗词艺术成就
五、艺术创作
(一)艺术实践
(二)艺术思想
六、民俗考察与研究
(一)藏族民俗研究
(二)南亚民俗研究
七、性学研究--更敦群培《欲经》研究
(一)藏族性文化与印度性文化的关系
(二)更敦群培《欲经》研究
1、《欲经》的版本
2、《欲经》的依据
3、《欲经》的主要内容
4、《欲经》的特点
5、《欲经》的价值
八、地理研究
(一)藏区地理考察与研究
(二)南亚地理考察与研究
(三)地图的绘制
九、考古研究
(一)敦煌文书解读
(二)西藏碑铭考释
(三)阿育王铭文研究
十、医药学造诣

第七章 更敦群培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
一、向印度传播藏族文化
(一)《青史》的翻译
(二)《入菩萨行论(广本)》的翻译
(三)《释量论》的翻译
二、向藏区传播印度文化
(一)《罗摩衍那》的翻译
(二)《薄伽梵歌》的翻译
(三)《法句经》的翻译
(四)《沙恭达罗》的翻译
(五)《军事操典》的翻译
第八章 更敦群培的治学方法
一、实证方法
(一)实证的理论与实践
(二)更敦群培对实证方法的运用
1、文献材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
2、藏汉印史籍相互补正
3、考证、辨伪、求真
4、注重纪年
二、语言历史学方法
三、比较研究方法
四、田野方法
五、反思与批判方法
下 篇 离经叛道的人文思想

第九章 更敦群培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一、宗教哲学思想
(一)心即是佛
(二)兼容并包
(三)人"吃"宗教
(四)政教分离与宗教改革
(五)偏爱宁玛派
(六)佛祖心中留
(七)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先驱
二、人文启蒙思想
(一)藏族原始朴素的人文主义传统
(二)更敦群培人文启蒙思想的内容
三、唯物革命思想
(一)朴素的唯物思想
(二)主张社会变革
(三)认同社会主义
四、民族自尊与爱国主义
(一)民族自尊与平等
(二)爱国主义
五、更敦群培与苏曼殊比较

第十章 更敦群培学术和思想的渊源
一、思想文化根源 --转型时代的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藏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
(二)外来(异族)文化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根源 --新旧交替的社会格局的影响
(一)藏族社会的直接影响
(二)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间接影响
(三)印度社会的深刻影响
三、家乡与家世的影响
(一)家乡的影响
(二)家世的影响
四、更敦群培的个性
(一)性格特征
(二)对学术和思想的影响
五、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学术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影响
(三)生活影响
(四)声誉影响
(五)更敦群培与喜饶嘉措的关系

第十一章 更敦群培评价
一、更敦群培的遗产
二、人文史观的确立--更敦群培在藏族思想上的地位
(一)人文史观的确立
(二)对藏族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贡献
三、现代藏学的滥觞--更敦群培对藏族学术的贡献
(一)传统藏学的特点
(二)现代藏学的特征
(三)更敦群培对现代藏学的贡献
四、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更敦群培的学术影响
(一)新"范式"的确立
(二)"更敦群培学派" 的形成
(三)更敦群培与喜饶嘉措和王国维比较
1、与喜饶嘉措比较
2、与王国维比较
五、更敦群培的时代局限
(一)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偏激
(二)对藏传佛教认识的偏差
(三)民族主义思想较浓
(四)学术和思想的局限
(五)放荡不羁

结 语 更敦群培的命运
一、先驱者命途多舛
二、更敦群培的悲剧
(一)生逢乱世
(二)孤军奋战
(三)被封建农奴制度扼杀
三、藏族思想和学术文化的出路

后 记
参考文献
更敦群培寻踪
受访人名录
更敦群培著译作品目录
国内外更敦群培研究索引

 

 

杜永彬,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四川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先后任《中国藏学》杂志编辑。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1995-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专业为中国民族史,研究方向为西藏历史,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宗教研究所工作。1988-1999年,编辑出版藏学图书10余部;发表《中国藏学现代化之路》等藏学论文和译文40余篇;出版《西藏现代史 --喇嘛王国的覆灭》、《中国国情丛书·拉萨卷》(合著)、《西藏历史文化辞典》(合著,编委)、《藏族大词典》(合著)、《安多的托钵僧(更敦群培)》等藏学著译5部。通藏、英、法文。

  学术成就

  ·论著

  《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评传》

  ·译著

  《喇嘛王国的覆灭》

  ·论文

  更敦群培--20世纪西藏奇僧

  更敦群培--西藏的人文主义先驱

  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

  论人际世界对更敦群培的影响

  试论更敦群培与喜绕嘉措的关系

  《龙树<中论>奥义疏》评介

  《安多的托钵僧<更敦群培>》评介

  《图片西藏古今》评介

  《西藏历史文化辞典》评介

  《西藏文化辞典》评介

  西方人心目中的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倾向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藏学的命运

  戈尔斯坦--美国的“西藏通”

  国内外藏学研究进展

  法国女藏学家海德·斯多达

  美国藏学家金·史密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对西藏古代文明的影响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