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灵魂歌手朱哲琴 > 让世界听·见

朱哲琴 让世界听·见

时间:2011-06-09 | 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 作者:周晓华

  2011年3月31日到4月1日,在全球业界享有高度权威性、被誉为“音乐界诺贝尔奖”的第九届古尔德国际音乐大奖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本届评委会主席盛邀中国音乐人朱哲琴担任首席评委。这是该奖项首次邀请华人音乐家担任评委。朱哲琴表示,她将带着中国的一票,将中国的精神和声音带到国际音乐界的最高大奖中。而该奖的执行官Brian Levine这样评价朱哲琴:“她是一位有天赋、有革新精神的音乐家。她贡献给这个世界的音乐财富,正是古尔德力图去挖掘与呈现的。她在保护与传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上做的努力,映照着文化的多元与宽容,与古尔德古典音乐国际大奖的核心价值观相通。” 

  朱哲琴说:一直觉得人生短暂,必须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从小就期望有奇迹发生,并且越来越觉得,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和勇气去慢慢改变一些事情。不相信任何命定的东西。当视野渐开阔,心灵也越发自由。而音乐,一直是有魔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开始了时空的飞翔。 

  生根的种子 

  这是一张朱哲琴艺术生涯履历表—— 

  1995年,参与制作和演唱的专辑《阿姐鼓》在全球56个国家同步出版发行。随后录制的专辑《央金玛》再次在世界五大洲的65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 

  1999年,获得“中国乐坛十年十大歌手奖”。 

  2008年,凭借专辑《七日谈》获得第七届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世界融合”单元奖,这是中国音乐人首次获得该奖项。 

  2009年1月,朱哲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发起“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同年,她的团队展开了民族音乐寻访之旅,深入云南、内蒙古、新疆、西藏、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民族音乐进行采集、整理和再创作。 

  2010年7月到9月,她和“世界看见”亲善团队完成云南、西藏、贵州、青海、内蒙古的手工艺寻访之旅,随后联合知名品牌和设计师完成了“民族手工艺设计专案”,并于2010年12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世界看见”手工艺设计特展。 

  2010年岁末,获得了由凤凰卫视等主办的“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人物”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人生苦短,朱哲琴在努力做她想做的事,在音乐的世界里飞翔,又把音乐的魔力与世界分享。 

  朱哲琴的少数民族音乐寻访之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具体地讲,应该是在2009年1月,在她被正式授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后,朱哲琴的“世界听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寻访之旅亲善行动开始启动。 

  可从内心中,朱哲琴对民族音乐的寻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也许在2006年,当她去往香格里拉为当地寺院整理诵经,偶遇在那里度假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先生时,寻访的机缘已在她专注倾听经本韵律的面容里孕育? 

  也许更早,在2005年,她和朋友想要去录制蒙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歌声,可是还未成行,歌王已经去世,许多长调永远失落的遗憾撞上心扉时,那种痛已经督促她出发? 

  也许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远离西藏的上海,当《阿姐鼓》的音乐碎片在那栋苏式小楼的黑暗中散落,又在她灵魂中聚集时,她已经知道寻找西藏就像在寻找自我? 

  总之,种子终于落到了合适的土壤上。2009年4月,朱哲琴带领她的亲善行动工作团队从贵州开始,然后向云南、内蒙古、新疆、西藏,沿着他们的音乐地图忘情地去寻找那些声音的宝贝。 

  虽然6岁就梦想要环游世界,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游走,足迹遍布了世界40多个国家,但对于朱哲琴,从来没有一次出发像这次寻访显得如此庞杂、混乱而仓促。因为之前的旅行都是很个人的,走到哪怎么走都是那么随性。这次,她却在没有任何赞助的情况下组织了一个工作团队,而且对于如何去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朱哲琴没有蓝本,没有积累,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这是一个并不从容的音乐旅程的开始,但出发时,我却特别地畅快。寻访原声是珍贵的经验,寻访的轨道是修行的必经之地,我把心灵和头脑放空,开始这独一无二的旅行。”

  温暖的秘密 

  “十几年前,我拿到一卷侗族大歌的磁带,放出来一听,那种变换丰富、美轮美奂的和声,带着贵州侗族特有的气息,直入我的心灵,使我对这一方水土产生无限的美好想象。”贵州因此被朱哲琴选为此次音乐之旅的第一站。 

  在贵州的开始并不顺利。朱哲琴和她团队所到的那个苗族的村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了老人和孩子,找谁录音成了问题,这也让朱哲琴更加意识到自己工作的紧迫性。他们只能向山的更深处去寻找苗族的飞歌。 

  其实在以后的行程中,各种各样的不顺利成了常态。虽然出发的半年前朱哲琴和朋友们就做了大量严谨的工作,制定了中国几省的音乐搜索地图,调查了每个省的音乐文献。但实际的情况常常还是背离想象,有些人故去了,有些人不唱了,也有人改掉了歌中原始本真的东西让那些声音变得程式化舞台化……而又因为这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探索和寻访的旅途充满了期待,寻找到宝藏亦格外让人惊喜和感动。 

  贵州台江县的红阳村。杜鹃花在重叠的山谷中盛放,小虫在要落下去的太阳光中飞舞,山里苗族女孩穿着黑色服装带着夸张的银饰,既简约又现代。这样的风景这样的一群人本就让人迷恋,而当他们开始飞歌时,在场所有人都被那美丽的声音震撼了。那样的声浪生动地袭来涤荡了每个人。光影飞度在山和树和花上,余晖和着歌声,如梦如幻,直到最后一缕光线消失,大家仍舍不得离开。朱哲琴忍不住沉醉:“如此醉人的时刻,在异乡的山坡上,没有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别,那远近通达的情怀,温情放纵,动人动心之极。” 

  在贵州黎平县黄岗村,黄岗村人聚集在鼓楼,按照不同的声部坐好,唱起了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人特有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歌队中不同的声部此起彼伏,跌宕错落。在那样封闭、生存状况又落后的空间里,侗族人除了劳作和三餐,就是唱歌跳舞。村寨里人人都会唱,从生到死从未停过,音乐是他们交流情感、宣泄情绪惟一的表达。在“饭养生歌养心”的原初状态中,他们的眼睛里那种很干净的东西让人感动。朱哲琴在山涧的清溪水间跳跃,在雾水笼罩的青山中奔跑,或是趴在木窗上痴痴地望着图画一样的鼓楼,坐在篝火旁和当地人一起纵情歌唱,她真的感慨:“这个飘荡着侗族大歌的黄岗村,仿佛传说的桃花源,真是一座梦境中的城。” 

  “侗族有时候几十人上百人一同歌唱,他们有很多声部,各个声部的转换、进出、音节都非常奇特。我一直奇怪:没有指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朱哲琴心中的谜团在这次寻访中有了答案:“他们不需要指挥,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更直接的方式。在他们唱歌时手拉着手或者肩膀挨着肩膀,通过身体的接触完成美妙音乐的传递,达到那种和谐。” 

  这个发现让她温暖而感动,“也许音乐创作需要的就是这种‘非常直觉’。我自己原来是带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做音乐的,现在我觉得音乐不是一个权威的事件,而是每个人从各自心里出来的。”

  哭泣的骆驼 

  “蒙古长调这种音乐是没有人能拒绝的。当它唱起来或者当马头琴拉起来的时候,那种孤独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到我们身上。这也就是每次我听蒙古音乐都会哭的原因。” 

  带着几年前错过长调歌王哈扎布的遗憾,朱哲琴奔赴内蒙古。尽管出发前一直提醒自己,听到蒙古族长调的时候,不能哭,以免影响录音,但当她和工作团队完成了贵州、云南两站的采集工作踏上内蒙古旅途后,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极为感性的音乐还是让她一次又一次泪水长流。 

  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相对统一清晰,尤其是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调,悠长悲凉的曲调、独特的颤音,被称为距离自然最近的音乐。 

  朱哲琴曾经看过一个名为《白骆驼》的纪录片,片子里,一只驼色的骆驼生下一只白骆羔。也许因为颜色的差异,母骆驼不肯认这个孩子,也不给它喂奶,每当驼羔靠近它的时候,它会用脚踢开它,吃不到奶水的驼羔越来越虚弱,甚至无力站立。焦急的骆驼主人找来草原上的艺人给骆驼拉起独特曲子,当琴声响起,母驼眼里涌出大颗的泪水直滴到地上,小驼羔呦呦地叫着慢慢靠近妈妈,而妈妈一改之前的粗暴,也俯下头颈亲吻它…… 

  在内蒙古音乐寻访中,朱哲琴听到了这样的乐曲。原来在草原上的产羔季节有这样的习俗,当母骆驼母马不给幼畜喂奶时,牧人就用一种叫朝尔的古老乐器给它们演奏《孤独的骆驼羔》、《可怜的小马驹》这类劝奶的曲子,母畜便会被深沉哀伤的音乐感动主动给幼畜喂奶。只是在内蒙古会拉朝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听到那样的乐曲,纪录片中的情景一下浮现,朱哲琴的心中充斥着无尽的善与爱。虽然听不懂歌词,但乐音让她颤抖,所有的情绪除了流泪她不知道用什么去表达。也许那就是自然的声音,是音乐最本质的东西。 

  “在蒙古,游牧是一种很孤独的生活状态。常常方圆几公里几十公里只有逐水草而居的一家人。他们面对的是天地马,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他们歌唱;朋友聚集时,三五个人喝着酒唱。我觉得忍受寂寞的天赋留在了这个民族的基因里,所以他们的音乐才会那么宽阔那么深沉那么孤独。”讲到蒙古讲到长调,朱哲琴的脸上浮现着静静的忧伤。 

  天粘衰草,山抹微云。苍穹下,孤独的蒙古包缭绕着悠长的琴音、辽远的长调,一次又一次,朱哲琴和她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歌声和琴声中感动和净化……

  音乐的钥匙 

  “真实的旅行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满载而归,有时候你留下遗憾,有时候似有点缺失,有时又给你惊喜。走了这几个月,我们搜集到了那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宝藏,我们的行囊沉甸甸的。但现在我们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要让这些美呈现出来,并让它融入当今的时代中。” 

  结束了四个月的音乐之旅和田野调查工作,朱哲琴感叹,我们的国家存在着如此斑斓多样的民间音乐和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民间文化既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也仍然在传统和生活的滋养中,保留着蓬勃自在的生命力。 

  朱哲琴这次少数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历时4个月,行程两万多公里,深入20个偏远的山寨和古老的村落,采访了大量民间艺术家,发现并记录了700多首民间歌曲。侗族哭歌、苗族飞歌、傈僳族阿尺木刮、哈尼族尼西情舞、傣族章哈、彝族鼓歌、藏族弦子舞、蒙古族长调、呼麦、维吾尔族的刀郎木卡姆、哈萨克的冬不拉弹唱…… 

  为了寻访和保护这珍贵的民族音乐,每天朱哲琴他们要有六七个小时在路途中。而且为了求真求实,使采集到的声音反映原生态,他们善意地避开那些伪民俗、伪原生态的东西;他们坚持在这些歌者的生活现场进行录音,在他们劳作的山坡上,在他们吃饭的屋檐下,在他们跳舞的火塘边,在他们诵经的庙宇里,在他们放牧的蒙古包前……有时候噪音会很大,在海拔很高的缺氧地带,有时候要费很大的周折才能录音。旅途的劳顿自不必说,但是当那些美丽的音乐响起,朱哲琴说自己很幸运,因为她有机会听见并记录它们;因为“这些人不为了比赛或者金钱而歌唱,他们因为喜欢歌唱而歌唱,歌唱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声音是最自然和完美的”。 

  采集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朱哲琴认为更重要的工作是发展这些声音的宝藏,让它介入当代,并且延续下去。“我们希望传承下来的民族音乐珍品里的基因、血脉会在当代,甚至在未来时空里面延续发展。” 

  2010年10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听见 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开始巡演。对于演出,朱哲琴说自己只是一个“声音导航”,支撑在背后的是嫁接了“未来”翅膀的中国民族音乐。 

  “世界听见”巡演会将演出票房的10%献给“1+5民族文化传承”公益计划,用于少数民族文化传人的培养。朱哲琴说,她计划在两年内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以1名老传承人带5个年轻人的方式,培养2000名民族音乐、手工艺新一代继承人。 

  朱哲琴忙碌着,她笑言从她当了这个年薪1美元的大使以来,她说话的速度都变快了,因为时间总是不够用,但她却依然那么恬淡而从容,因为她有音乐。音乐是朱哲琴的钥匙,很多时候她是跟着音乐在成长,音乐带她经历很多奇特的情感。年少时音乐打开她洞悉世事的门;在世界游走时,音乐为她打开沟通的门;再后来音乐打开了她寻找生命力量的门。现在,朱哲琴要用音乐打开世界的耳朵,让世界一起聆听——中国之美。 

  生命的向往 

  “即便在西藏,我们买到的更多是从尼泊尔、义乌批发的产品,为什么我们拥有那么多有深厚文化基础、在审美上非常有吸引力、工艺独特精湛的文化资源,却被挤到边缘?”带着这样的遗憾和疑问,2010年7月到9月,朱哲琴再次出发,与一批先锋设计师和艺术家进行了一次旷日持久的民族手工艺寻访之旅。他们深入云南、贵州、西藏、内蒙古和青海五个少数民族地区,奔赴那些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偏远区域,搜集整理了内蒙古马鞍、马头琴制作,西藏山南尼木藏纸、藏香、藏式家具,贵州破线绣、红绣、锡绣、蜡染、苗银、石桥造纸,青海热贡唐卡、加牙藏毯等15种民族手工艺,寻访23位民间技艺传承人。 

  之后,这次寻访的阶段性成果,是一个“外表时尚,内心传统”的设计特展,展览的主题是“生命的向往”。特展上的原创设计充满现代风格,却处处潜藏传统工艺元素。朱哲琴说:“我觉得没有生命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生活的生命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主题,它的包容度使得众多不同界面的文化能够连接融合,从而架构出这么有生命力、这么多面的一个展览。” 

  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向前,这是生命的力量,这些力量我们看得见,在那些精美唯美的传统手工艺品里,在那些生生不息世代传唱至美纯美的歌声里。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