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藏飘族的梦想与现实

80年代老藏漂们的集体回忆

时间:2011-07-13 | 来源:藏人文化网 | 作者:

   远方是美好的。

  “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

  于小冬油画《干杯,西藏》190x160cm 1996-1997画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

  这是一幅1.6米×1.9米的群像画,红色的桌布,桌子上放着餐盘,几张扑克牌,两盒围棋,以及两本书:一本是马原小说集《西海的无帆船》,另一本则是《西藏文学》,23个人围在桌子的四周,他们都举着酒杯,神态各异,却有着圣徒般的庄严肃穆,空气有些凝固和沉重……画面弥漫着一股80年代特有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仪式感,鲜红的桌布代表了他们对西藏的热情,绛紫的天空代表了他们的忧郁和彷徨,洁白的哈达寄托了他们对逝者的哀思。

  这是著名画家于小冬的绘画作品,原名叫《最后的晚餐》,曾发表在《西藏文学》与《西藏旅游》杂志上。马原在1996年出版的小说集《拉萨的小男人》中以它的局部做了封面,并在扉页完整刊出。之所以选用它作为自己小说的封面,因为它生动地记录了他们那一代进藏青年的激情和梦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拉萨,集合了一群热爱艺术的青年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进入西藏的动机,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比喻是,四十年代的进步青年向往并奔赴圣地延安,他们希望去远方寻找自己的艺术理想。这幅画里所使用的绘画语言,人物造型、构图、细到桌子上的红布皱纹、所有人物的排列,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的。从左到右依次为;马丽华、王海燕、李知宝、罗浩(高个)、李新建(英国)、色波、冯少华、冯丽(皮皮)、车刚、韩书力、贺中、龚巧明(已故)、田文(已故)、洪立伟、马原、于小冬、牟森、扎西达娃、金志国、刘伟、李彦平(已故)、裴庄欣(美国)、曹勇(蹲)。作者在画中刻意追求一种宗教的意境,没有更多的高光亮点,也没有斑斓绚丽的腐蚀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圣徒,单纯、洁净而忧郁,但灰暗的色调又让人有些压抑,像一次离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场安静的祭奠。

  张子扬说:“这幅画是西藏文学艺术史的阶段性的缩影,它对于上世纪80年代以至于本世纪初的西藏文化和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

  当记者问到当时创作这幅画作的初衷时,于小冬这样说道:“20世纪80年代,我们那一帮大学生怀着理想,聚集在西藏,西藏这个云层那边的高山究竟有什么理想,我们究竟能实现什么,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但只要是远方,只要是拉萨那么一个地方就够了,活的纯粹而精神化。今天想起来觉得非常奢侈,再回到那个情景里似乎是没有可能了。90年代这些人开始内调、出国,还有两位女性死在了西藏,朋友们的不断离开,使80年代的气氛逐渐地消失了。”

  “我画这幅画的时候是90年代的后期,当时决定要调离西藏,非常想给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留下一份纪念。”

  “在时断时续做画的过程当中,一个个生命在我的眼前的笔下活起来,一个个朋友依次出现在我对面,像对话的状态,关于他的一些回忆,跟他交流的气息全部都会浮现,脑子里异常活跃。当时在拉萨,我住的小屋子兼画室特别小,更觉得离这些人很近,我几乎能感到他的呼吸、听到他的声音。这样的幻觉时时产生,这些无比幸福的时刻也伴着一丝丝触及灵魂的惊恐。”

  “画面中的意像都是像征意义的。红色的桌布扭动着像热血,像翻腾的思绪,杯里的红酒像一盏盏灯,像一颗颗年轻的心,紫色的天空闪动不定,整个画面的情绪有悲壮有怀念。扑克牌、调色板、《西藏文学》杂志、马原小说《西海无帆船》等等这些东西必须画上去,是那个时代的纪念物。”

  “这幅画,首先是画给我自己的,是我对朋友们的一次特殊的邀请,我想用我的方式请这些人到画上来,站到一起,像个仪式,追思大家的梦想、友谊和时间。”

  2006年4月22日~5月12日,“渡——于小冬西藏油画展”在北京仁艺术中心开幕,《干杯西藏》仍然是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作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马原曾说,这幅画记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20年过去了,这幅画的人文含量和历史价值更加凸显。正如作家马丽华所言,“那个西藏已经消失”,终将有一天,画中人也会一一消失,只有这幅画,定格了一次并未发生的聚会和他们曾经献给西藏的青春。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