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荟萃 > 藏戏:藏族文艺的“活化石”
首页 > 专题荟萃 > 藏戏:藏族文艺的“活化石”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剧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中历史悠久的剧种之一,2006年藏戏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都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的藏族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表演。藏戏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乐器只有一鼓一钹伴奏。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有《文成公主》、《朗萨雯蚌》、《诺桑法王》、《卓瓦桑姆》等“八大藏戏”。
藏戏入选“非遗”代表作名录

  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各地藏戏艺术流派进行了全面的挖掘和普查、抢救和保护、发展和创新。同时,培养了一大批藏戏表演、创作和研究人才,改编、创作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此次申报以流传在西藏的藏戏为主,同时包含了青海、四川、甘肃等地藏族居住区流传的藏戏。藏戏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将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全人类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度,确保藏戏在藏区的存续,从而促进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藏戏熠熠生辉

  在抵达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之前,有一个叫扎西曲登的小村落,这里的村民有着不为人知的艺术力量。村民尼玛次仁是第八代藏戏扎西雪巴的传授师。他坚定的藏戏演唱,让我们感受到了600多年前藏戏始祖唐冬杰布的豪情吟唱。西藏著名的云游僧人唐冬杰布吸收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等众多的表演形式,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创造了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被誉为是藏戏的始源。在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广场上,或搭帐篷,或扯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方圆十里来看戏的群众常常围的水泄不通。
“活化石”藏戏走向繁荣

  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多在露天广场表演,融合歌唱、舞蹈和念白,演员戴面具演出,以鼓和钹伴奏。藏戏流派繁多,主要有“蓝面具”和“白面具”之分,发源于拉萨近郊堆龙德庆县的觉木隆派是“蓝面具”戏的主要流派。西藏和平解放之前,除了觉木隆戏班,其余大多是由农奴组成的半职业戏班。藏戏不仅在传统节庆和婚礼上表演,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演出,还数次出国表演。此外,“朗玛厅”等当地休闲娱乐场所以及为游客服务的餐吧酒店也常有藏戏演出。商业演出的繁荣带动了民间剧团的发展。目前西藏有500多个民间藏戏团,有些是由农牧民组成的业余剧团,也有的剧团由全职演员组成。
藏戏: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研究和创作藏戏多年、刚从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退休的藏戏专家索次对藏戏的传承和变更提出这样的期望:八大剧目一定要保留,年老的人爱看,年轻的人必须要看,他们看得多了,自然也会爱看的,毕竟这是完整的西藏文化。同时,他也希望藏戏编剧们一定要把藏文化吃透,要熟悉藏文,用藏文创作,用藏语唱戏。藏戏在民间传承的最好样本就是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民间业余艺术团。团长米玛请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次旦多吉老师作为总顾问。米玛更大的非凡之处在于,除了立志要让娘热乡的这个民间藏戏团的水准和知名度都超越其它民间藏戏团外,还试图将藏戏“要从娃娃抓起”。
"西藏文化活化石"藏戏奥运会开幕式前向全球亮相

  伴随着高亢激昂的男子短调唱腔,身着三种不同藏戏服饰(面具)的男女演员,踏着古朴、欢快的舞步涌入“舞台”。“阿吉拉姆”(仙女)翩翩起舞,面带“笑容”的“扎西雪巴”(白面具)和“温巴”(蓝面具)手持五彩箭和哈达,用矫健、洒脱的舞步向人们展示着古老藏戏的神秘。这是西藏选送的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节目《吉祥奥运》中的一幕。这部已经创作排练达9个月之久的藏戏即将“登上”奥运的舞台,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目前,演出人员每天都在西藏中学的操场上排练,力求展现完美的3分钟。
藏戏表演世博会展示雪域艺术的魅力

  上海世博会西藏活动周将于9月1日至5日在世博园内举行,西藏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通过现场展示、表演民族民间工艺绝技,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展示和宣传传统文化项目。《雪域欢歌》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藏戏表演为主,是西藏活动周期间文艺演出中的一大独特亮点。演出分为《扎西德勒》、《雪域风采》、《吉祥祝福》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扎西德勒》将盛装的礼仪表演、牦牛舞表演和藏戏唱腔以及藏戏歌舞融为一体,展示藏戏艺术的魅力。《雪域欢歌》演职组由自治区藏剧团演员组成,将于9月1日至5日,每天16时至17时在庆典广场举行。
《中国藏戏史》:藏戏有了自己的“史”

  《中国藏戏史》共约30万字,包括导言、中国藏戏的文化背景和根基、藏戏从西藏文化发展中所受到的外来文化之巨大影响、古代藏戏起源和构成因素、唐代(吐蕃)时期藏戏的产生和初步形成、元代时期藏戏的成型和成熟、清代时期藏戏的繁衍和兴盛、民国时期藏戏的急剧衰退、中国藏戏在现当代的重新崛起和发展繁荣8章及结语。该专著图文并茂,共收入彩色、黑白照片300余幅,包括反映古代藏戏演出的壁画、唐卡,有关藏戏的文物古迹,雪顿节藏戏演出的盛况,藏戏各流派演出剧目的剧照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西藏戏曲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与资料价值。
藏戏迎来新世纪的春天

  近代社会,由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古老的藏戏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遭遇继承与发展的难题。为使藏戏焕发新的生机,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藏戏的保护工作,使藏戏舞台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新气象: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专业表演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性藏戏遍地开花,藏戏的研究成果不断;耗资数千万、功能强大的藏戏艺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1世纪以来,藏戏的继承与保护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进入全面保护与快速发展的阶段。
相关链接
·雪顿节藏戏展演尽显传统文化风采
·西藏大学藏戏艺术专业:培养新生代传承人
·藏戏专家刘志群:让藏戏在保护中传承发展
·收录108段藏戏经典唱腔 《传统八大藏戏经典唱腔》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