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静静的玛尼石 写在大地上的经卷

玛尼石 藏胞刻在石头上的承诺

时间:2011-08-05 | 来源:大众摄影网 | 作者:李勋

  在藏区,有一种刻满文字和图案、散落在高山峡谷和河边路旁的石头叫玛尼石,这种石头像经幡一样被赋予了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一代的民间石刻艺术家为了追求理想、表达情感,把发自内心的爱恨、信念和祈愿镌刻在石头上,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从玛尼石刻中我们也领略到了富于个性的、纯厚质朴的和民俗气息的民间艺术以及成千上万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玛尼石刻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而且和经幡、唐卡、壁画一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整个藏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经幡是藏胞写给天堂的情书,那玛尼石就是藏胞刻在石头上的承诺。

  玛尼堆早期称为曼扎,藏语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质地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头堆集起来的石堆,如果在石块或石板上刻上文字、图案,并赋予藏传佛教色彩和内容,包括佛尊、动物保护神和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石墙,这种玛尼墙藏语叫“绵当”(见图20)。每逢良辰吉日,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块,并虔诚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词,然后丢向石堆。日久天长,一座座玛尼石堆拔地而起,愈堆愈高,每颗石子都代表着信徒们不同的但都是发自内心的祈愿。 

  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普通的自然的石头开始神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即随处可见,寄托着信徒们的追求、理想、情感和期盼。 

  按照《西藏考古综述》记载:西藏古代存在一种大石文化,这种有关石头的文化是由青海湖一带传入藏区腹地的。这种大石崇拜在藏区各地多有遗迹,一般说来有三种形式:一是独石、二是石圈、第三为列石。如藏南大盐湖以南的多仁发现过十八行石柱、列石,类似独石散见于藏区各地,如西藏普兰的石柱,甘南的“长石头”,大山上的“石牛儿”,均兀然独立,高数十米,令当地藏汉人民顶礼膜拜。在康巴地区和部分安多藏胞在屋顶、门顶、窗台以及土地中央供奉白石,凡供奉神灵之处都用白石作标记,他们相信白石是雪山的精华,田地、庄稼和牲畜的守护神,还认为高高屹立的巨大白色山石,乃是龙女、神女的化身,遍布藏区高山峡谷、村口道旁的玛尼堆更是藏胞山石崇拜的突出表现,这与其它民族相比是绝无仅有。 

  一般来讲,玛尼石堆最直接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祈福和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远离城镇和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所以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无处不在的玛尼堆担负起了经堂和道场的部分功能。 

  随着玛尼石堆的扩展和普及,玛尼石刻艺术便应运而生了。受宗教意念的启迪与驱使而产生灵感,全身心地投入,几近无条件地为传达再现佛陀“身、语、意”的宗教使命而创作,符合藏传佛教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藏民族艺术的根本。在文化范畴上纯属民间艺术的玛尼石刻艺人,通常在一年之中的春、夏、秋三季是农民或牧人,只有冬闲时才操刀镌刻。在社会上他们并没有雕刻家之类的美称,人们一般都是直呼其为“朵多”(石刻艺人)。产生并传承于乡野村夫手中的玛尼石刻,虽然很难跻身于金铜佛像、壁画、唐卡等传统艺术领地,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项艺术的普及和发展。由于刻制玛尼石是艺人们的纯个体行为,更由于自然界根本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石头,每块石料的形状各异,再因为每位求刻者的需求不同,均要求朵多艺人们必须具有很强的变通与创新能力,以及敢于求新求变、自由发挥的胆识,所以就形成了石刻作品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民间玛尼石刻中领略到富于个性和纯厚质朴的民俗风情。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