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日多:米拉山下的休闲之地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时间:2011-08-25 | 来源:西藏旅游网 | 作者:

  这里草丰水美,肥沃的草场养育着这里淳朴善良勤劳的人们,一股股清泉在草场上流淌,汇集成墨竹玛曲,沿着318国道一路欢歌向西流。在这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有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有着众多历史留下的脚印,有着现代人幸福生活的故事。

  错莫热(藏语意为“靠着湖的山”),一座与思金拉错(藏语意为“主管天下财神的龙王湖”)相伴的山,上面长满了爬地柏。据说过去老百姓常常用燃烧爬地柏的办法增加氧气,闻一闻让人身体倍感舒服。错莫热脚下,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这里是墨竹工卡县、工布江达县、桑日县汇合的地方,也是有名的茶马古道。

  站在这里,触摸历史,我们仿佛听见茶马古道上商人日夜兼程驱赶马儿的吆喝声;仿佛听见驿兵快马加鞭往驿站送信时急促的铃铛声;仿佛听见十八军先遣支队高歌猛进和平解放西藏的铮铮誓言。

  脚下的历史

  2010年9月28日早上,晴空万里。“重走解放军进藏路”采访组一行从错莫热脚下出发,用双脚丈量、用心灵感受1951年十八军先遣支队进入拉萨境内、挺进拉萨那段光荣的历史。

  据《西藏文史资料选辑》记载:“1951年9月2日,十八军进藏先遣支队宿错莫热,行程70里,一路下坡,道路宽平。”

  陪同我们一起采访的是墨竹工卡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达瓦次仁,土生土长的他熟悉墨竹工卡的每一块土地,了解墨竹工卡的历史。面朝海拔4500米的错莫热,他指向东边的山头说,历史上,翻过林芝的工布巴拉朝西走,进入河谷地段便是拉萨境内,向南则是山南地区的桑日县,往拉萨方向走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走廊式的草场。历史已不能重复,当年先遣支队从这里经过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放眼望去,河谷里成群的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仿佛是坠落在草原上的黑星星。从思金拉错两个湖口上泻出的湖水,在草场上潺潺流淌,滋润着这片肥沃的草场,草场的中央生活着几户人家,看得出都是新修不久的房子,整齐漂亮。

  一位阿妈拉和孙女在玩耍,她会不会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呢?怀着激动心情的我们赶忙上前去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74岁的卓玛次宗老人亲眼见过先遣支队。

  那时候卓玛次宗才14岁,和父母从昌都迁徙到错莫热生活。“那天,先遣部队翻过工布巴拉来到错莫热脚下,一行人背着行李、扛着枪,浩浩荡荡。部队在草场上停下来休息,有的战士挖了简易的灶头,有的战士到附近的山上拾柴火,然后生起火放上平锅开始煮东西吃。”阿妈拉回忆说。

  第一次看到解放军,卓玛次宗一点都不害怕,还走到他们中间去仔细瞧瞧,看看这群陌生的人在做什么。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阿妈拉还记得解放军都穿着整齐的军装,一脸的倦容,脸晒的很黑,嘴唇发紫,有的还裂开了。她说,“那时候,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吃的。附近的群众主动拿出了自己家里好不容易到农区换来的糌粑送给他们吃。平时,我们捏糌粑都是在碗里一点一点地捏。但是那时候人多,一碗一碗地捏供应不上,我帮助他们在面盆里大把大把地捏。解放军还特别能吃苦,在错莫热驻扎的时候没有帐篷,只有棉被,就这样露宿在草坪上,第二天继续赶路。那时候,我们到拉萨骑马需要15天时间,解放军们不知道走了多少天才到拉萨。而现在坐车到拉萨,只要3个多小时,真是方便啊!”

  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卓玛次宗饱经风霜的脸上顿显沉重。“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一家人守着十几头牦牛常年居住在帐篷里,有时候住在土坯、木材、牛粪垒砌的房子里,又害怕不遮风挡雨,又害怕会倒塌,总是提心吊胆。用羊皮做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补了又补。”

  60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卓玛次宗一家7口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居住在花了十几万元修建的安居房里。家里养着100多头牦牛,靠着卖牦牛、加工奶制品、挖虫草、卖药材,一家人每年的收入颇丰,人均收入上万元。“现在的人们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也没有人穿有补丁的衣服,大部分的人都住上了安居房,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党的好政策!”阿妈拉激动地说。

  听了阿妈拉的回忆,仿佛一段生动的历史画面重现眼前。看到满山的爬地柏,仿佛也看到进藏部队官兵缺氧不缺精神、越艰苦越奋斗的英姿。

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