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八廓街:见证历史变迁

八廓街:永远定格的历史符号

时间:2011-04-21 | 来源:西藏商报 | 作者:

  作为如今老西藏最权威的影像记录者之一的陈宗烈,在1956年初进藏时,大昭寺和八廓街,对他来说还是从未听过的词汇。上世纪50年代,在八廓街上一家没有招牌的尼泊尔商店中,陈宗烈用700块银元买到了一部记录历史的莱卡F3。

  150块银元可买块劳力士

  在去《西藏日报》报到的路上,陈宗烈第一次见到八廓街,一片两层或三层的藏式楼房,显得陈旧,甚至有点破烂,泥土路上,形形色色来来往往的人,穿着华贵的是贵族,穿着红色的是喇嘛,穿着破烂的是农奴和乞丐,还有翻越喜马拉雅山,带着大批货物前来的尼泊尔人、印度人。他们相貌各异,说着听不懂的语言,一切都很新奇,仿佛来到了异域。

  上世纪50年代的八廓街,虽然与内地相比,更像某个村镇,但却是当时拉萨最繁华的地方。初看有些破旧的八廓街,当深入其中那些没有招牌的商铺中时,低矮门面中的乾坤却让人大吃一惊。

  陈宗烈回忆说,那时的八廓街,已经有很多商铺,经营者多是尼泊尔、印度来的外商和一些本地商人,街道上也有一些摊点。初看上去,当街的店铺门上,既没有店铺名号,也没表明它到底经营的是什么货品。这些商店里,隐隐传出留声机播放的音乐,南亚风情的印度歌曲和悠扬自由的藏族民歌。

  在朋友的带领下,初来乍到的陈宗烈走近一间尼泊尔商店,里面竟然堆满了当时内地也少见的名牌瑞士手表、法国香水、 意大利手风琴、 德国照相器材、美国柯达胶卷、澳洲毛料、印度丝绸、香料、炼乳、点心,还有尼泊尔佛像、法器等。

  一打听,这些商品的价格相对内地而言也非常便宜。当时的西藏流通货币是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藏银和民国时期的银元“袁大头”。在这些商店里,一块罗马表卖30块银元,一块劳力士也只需要150块银元。

  作为一个摄影记者,这些名牌商品中,最具吸引力的当然是相机。当时《西藏日报》配备的相机都是部队作战时收缴来的,已经很破旧,其中一台“新闻镜箱”更是需要拍一张换一张闪叶片。当时机关工作人员,每个月只有5%工资可以拿现金。陈宗烈虽然对尼泊尔商店里的相机十分中意,但却不敢问更不敢买。随着工作步入轨道,发表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也有了一些稿费收入,几个月后,陈宗烈用积攒下来的700块银元买到了一部莱卡F3和3个镜头,而那个时候整个新闻系统,只有新华社才配备有莱卡。这部F3相机也随着陈宗烈记录了大量的历史镜头。

  八廓街上的房子多是贵族府邸,如桑珠颇桑,还有传说中的松赞干布、宗喀巴、仓央嘉措的房子,以及平措康萨、索康、林仓、赤江、邦达仓等,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官邸。但上世纪50年代,这些大贵族大多搬到了郊区的私人庄园。

  这些贵族许多也是大商人,掌握着当时西藏的经济命脉。如擦戎家族所经营的商号,在成都、西安、兰州,甚至印度加尔各答都有分号,擦戎家族几乎垄断了西藏的羊毛、皮张、藏北的盐、硼砂等的内贸和外贸生意。这些贵族大商人在八廓街也有一些店铺,他们的管家和家奴穿梭在此,为他们打点生意。

  当时的八廓街及周边,已经形成了与现在相似的格局。环绕八廓街,是大的商铺和摆摊的商人。开店铺的,多是尼泊尔人、印度人和少量资本雄厚的本地商人;摆摊的,多是康巴来的小商人,卖一些生活用品、布料、装饰品等;而东北方向的冲赛康多是卖农副产品;东南方向的河林坝,是清真寺所在地,戴白帽的回族商人在这里做着自己的手工业,做一些皮毛的初加工、编织地毯等,他们并不常到八廓街来。

  历史转折

  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西藏的历史也翻开新的篇章。有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八廓街上的贵族府邸,由于一些贵族参与叛乱而空置下来,支持民主改革而留下来的贵族,人民政府便用赎买的方式收购他们的府邸及沿街的商铺。

  由于叛乱的发生,八廓街上的外商也大多离开,只有少量在拉萨成家的尼泊尔商人留了下来。

  八廓街成了新西藏工商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前沿阵地。许多的房子都成了手工业作坊,崭新的卡垫、鞋子、围裙在这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而在这里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工人,很多都是原来贵族家的家奴。原来被贵族商人所垄断的行业,也收归人民政府。那时西藏成立了一些专业性质的小贸易公司,专营粮油、酥油等生活必需品。

  陈宗烈说,以前的八廓街,人员流动大,街道又十分狭窄,因此街上散布着不少垃圾。一到雨季,雨一下,四处污水横流,而天一晴,垃圾又散发出难闻的味道。1959年平叛之后,人民政府把市政建设作为了重点。当时动员部队和军用卡车上街清扫垃圾,垃圾成车地拉走,然后开始修建下水道和公共厕所,只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八廓街及整个拉萨就面貌一新。

  民主改革的第二年,也就是1960年,拉萨河右岸建起了一座新的水电站——纳金水电站,拉萨普通市民首次用上了电灯。而这座水电站运行至今40多年,依然还在为拉萨城输送电力。

  1987年和1990年,在离开西藏近十年的时间后,陈宗烈两次回到拉萨,站在八廓街上,当年那些没有招牌的商店,如今换了新的容颜,各种名字的商店鳞次栉比,转经的人依然如织,而那些黑白影像中的老八廓,已经作为历史的别样符号而永远定格了。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