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拉鲁湿地 承载雪域生命的摇篮 > 让“城市之肺”自由呼吸

拉鲁湿地与三条河流的生命命题

时间:2011-06-03 | 来源:西藏商报 | 作者:陈度

  告示牌上是这样介绍拉鲁湿地的:拉鲁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属于芦苇泥炭沼泽,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拉鲁湿地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相映生辉,构成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独特景观。

图/记者 赵国礼

  巴尔库村在拉鲁湿地的东北角,作为流沙河曾经的泄洪口,在村庄靠近湿地的那一边还有很多自然水网的残迹,现已干涸的沟壑边长着成片的沙棘和灌丛,在灌丛中一路狂奔至拉鲁湿地的边缘,可以看到隔着铁栅栏的一片波光潾潾:沼泽过于汪洋,形成一面宽阔的湖。这片湖有明暗两个入水口,其实都来自同一道水源:北干渠。

  北干渠的水在巴尔库村水磨房处被分成三股,一股流向设置了过滤网的暗渠,一股流进水磨房,还有一股直接通过水闸流进流沙河,这三股水的出口都在拉鲁湿地。

  不过据说,早在流沙河还是一条自由不羁的河流时,它是拉鲁湿地的主要水源之一,甚至当它泛滥时,水可以漫过湿地一直与布达拉宫背后的宗角禄康公园相接。这与拉萨老一辈人的记忆是一致的:现在的西郊大部份区域当时也属于湿地范围。而在靠近流沙河出水口那一带的湿地,薄薄的草层下填积着大块卵石和灰白沙砾,这都是流沙河曾经肆虐后从夺底沟、娘热沟和巴尔库采石场带过来的沉积物。

  但现在的流沙河与拉鲁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显然已经不再那么牢固,湿地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罗见平也说:现在的流沙河丰水期太短,远远不够灌溉湿地之用。现在湿地灌溉水主要来自北干渠和中干渠,中干渠的主要入水口在东南角,罗见平用手一指,作了这样的说明:我们有两个工作人员守在这个入水口打捞漂浮物,一小时能捞起一拖车!

  但在鲁定北路与当热路交界处的湿地出水口来观测流出的水,它们清亮而丰盈。显然,作为“拉萨之肺”,拉鲁湿地已经把流入湿地的污浊与垃圾,都深深地沉积、过滤、阻埋和暂时降解掉了。

  拉鲁家最后的贵族拉鲁·次旺多吉是这样回忆拉鲁嘎彩的:“这里日照很好,温度适中,春天来得很早。大小池沼星罗棋布。”拉鲁嘎彩的原意,是“龙与神的少男少女们游乐嬉戏的林苑”。

  从湿地东北角往南看,沼泽形成的浅水湖岸边有一种蓊郁之美,布达拉宫则凌于树丛之上。如果以巴尔库水闸作为圆心,视线沿顺时针方向游移,眼前的这面浅湖竟然可以引发无穷的视觉误差,让人认为拉萨其实是一座郁郁葱葱的湖滨之城。其中最为葱郁的除了正北方的党校区域,还有正南方的、从前的拉鲁嘎彩,现在的拉鲁居委会。

  拉鲁嘎彩离布宫仅一公里之距,因此在300年前成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游乐林苑。后来又成为八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家族的住所。拉鲁嘎彩因为它的主人的命运曲折起伏,而蒙上了不一般的色彩。

  旦巴次仁指着拉鲁嘎彩方向的那个白院子说:“将来这一片蓄水成浅湖后,将会看到水中央立着一个白院子的景象。”

  爬上党校后山俯瞰拉鲁湿地时,会发现湿地中至少还有近半的面积并非想像中的沼泽地。南部那一片交织着水道和土坎的浅丘地域,在去年时还是3000头左右牛的领地。目前,因为湿地保护二期工程,牧场正在往西北迁移。工程的施工负责人旦巴次仁向着拉鲁嘎彩方向的白院子挥动手势,手指的弧线一直拉向“济公桥”,说:以前这一片的水草比人都高,因为干旱,现在都只能长浅浅的一层了。

  为了蓄水,湿地保护二期工程已经将湿地东部围成一面面高低有致的湖泊,在蓄水之后,拉鲁嘎彩方向的白院子也将立于水中,“应该是很好看的。”旦巴次仁补充说。

  历史的变迁让曾经的拉鲁家族的私人林苑演变成为拉萨人共同拥有的“拉萨之肺”。与拉鲁湿地变化关联最紧的,应该是湿地内的原住民和湿地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2005年,出于保护湿地的目的,湿地内的最后一户住户搬迁至湿地外缘。当时的保护管理站围绕湿地设立了4个观察点,已经在观察点上蹲了10年的白曲,今年终于搬离临时搭建的防雨棚,住进板房。在我们每次经过当热路的济公桥附近时,经常能看到白曲正在给放生鸭喂食,或正挥舞着“窝耳朵”,在驱赶越界的牛。

责任编辑:pebble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