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荟萃 > 静静的玛尼石 写在大地上的经卷
首页 > 专题荟萃 > 静静的玛尼石 写在大地上的经卷
  当我们进入广大藏区以后,玛尼石就象五彩飘飞的经幡、桑烟袅袅的香炉、金光闪闪的玛尼转筒一样引起我们的关注。玛尼石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大景观。走过青藏高原也许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同样一个印象;那就是世界屋脊是石头王国。那里石头无处不在。高原虔诚的佛教徒想把那里所有的石头都变成有灵气的东西,便一代接着一代在石头上不知疲倦地或刻写佛言,或刻画佛像,实在不会刻画,干脆把石头捡起来堆成一个个人工山,就这样玛尼石出现了,它渐渐地在藏传佛教缤纷世界中象佛堂、象佛塔、象佛像、象佛经,象……一样有了自己的地位,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
玛尼石的名称含义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
玛尼石的历史渊源

  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载体,以其不朽的质地而成为社会文明继承和创造的有力见证。石头不仅能打制各种生产工具、攻击野兽抵御敌人的武器,还可造屋建城、磨粉配药,有些地方还用石头镇宅。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大量石器、石棺、石丘墓、石碉楼,可以印证石头在先民是何等的不同寻常。藏族珍爱奇石,更视“让炯”(藏语,自然天成)类石料为圣物,如佛像、佛眼 、佛足迹等。另外藏族的头饰、项饰多用珊瑚石、玛瑙石、化石及各种美石串缀起来的,拟为灵石崇拜的衍化形态。
玛尼石的名称来历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石”;“玛尼堆”是指在石板或经加工而成的石头上刻有藏文经文、“六字真言”或刻有动物图纹、神灵图像、朗久旺丹图纹等的石板或石头垒起来的石堆。也有不刻任何图纹的各种小石块堆成的石堆。藏族地区的石刻“玛尼堆”随处可见,数不胜数。
玛尼石的起源发展

  无论玛尼堆、石经墙还是摩崖造像,都是作为一种“路标”或“地标”而存在,被设置在旅行和转经的山口、路口和拐弯处。从实用的意义来讲,它们可以为行人指示前进的方向,标明行走的路线。这在人烟稀少、地域辽阔的高原,就显得尤其重要。除了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外,广袤的藏区缺少真正的道路。藏人自古并不使用牛车和马车,也很少修筑道路,长途跋涉就靠两条腿,或以骑马代步。所以,凡是走到看不见路的地带,就会出现一簇簇的石堆,一个接着一个,伸向山顶,伸向天际。那些石堆就是行路者经过积年累月,一块块石头堆集起来的。
玛尼墙

  夕阳落入厚厚的云层中,象泉河两岸连绵不断的土林上空晚霞映照,我们信步走出古格遗址,走过一条沟壑,来到鲁定寺古遗址。古寺坐落在一道山梁上,规模很小,仅存一座佛堂面积不到三十平米,佛堂屋顶被掀,四堵红色的残墙矗立着,旁边有个残缺不全的古塔,穿过残墙断垣,便可看到一道一道横卧在山梁上的玛尼墙。来到玛尼墙中,那眼花燎乱、目不暇接的石刻艺术作品总是让人看不够。在卵石光华的石面上刻画的一尊尊佛像、一尊尊菩萨、一行行经文,其刻画线条清晰,笔锋棱角分明,石块完整无损。
玛尼石的石刻图纹

  散布在全藏区的玛尼石刻,处处标志着人的精神痕迹,以点代面地占据着广大的自然空间,从地理环境中凸显出人与其他生命相互联系的本质。石刻已经成为藏区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成为藏族人独有的一种心灵语言。藏族人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藏族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保存久远,如格萨尔的足印、栓马石印、马蹄印以及某历史名人的脚印等。随着玛尼石堆的扩展和普及,玛尼石刻艺术便应运而生了。受宗教意念的启迪与驱使而产生灵感,全身心地投入,几近无条件地为传达再现佛陀“身、语、意”的宗教使命而创作,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西藏艺术的根本。
玛尼石的石刻分类

  早期的玛尼石多是刻画佛教箴言咒语,后来朵多艺人们显然是受到外来佛教典籍插图的启发,为便于对众多不认字的信众教化启蒙,制作了图文结合乃至通体图像的玛尼石刻,并且图像的内容也逐渐超出了佛菩萨诸神的范围。纵观浩若烟海的西藏玛尼石刻,按照其宗教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佛菩萨与高僧大德造像;本尊护法神;忏悔与发愿;符咒警句;整章或段落经书;供敬品。
玛尼石的石堆意义

  在“玛尼堆”上供放着刻有玛尼经文如“六字真言”和苯教的“六字密咒”的石板或石块,还有一些羽箭和牡羊、羚羊、牦牛的双角或整个带角头颅骨。在藏区由大小石块垒起的方形或圆锥形的大小不一的“玛尼堆”上还插着木棒和树枝,用绳子牵向旁边的一棵树或山崖,树枝和绳子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风马经幡以及哈达、彩线、白羊毛等吉祥祛邪饰物。在神话传说中,山口、村头及水源等地方多被灵异神鬼占据着,故丢石子于玛尼堆的说法有如下几种:一是以石压鬼邪,二是增加玛尼堆对地方的保护能力,也算是积功德之一,因为它像塔一样代表善意的神灵的保护。
玛尼石 藏胞刻在石头上的承诺

  在藏区,有一种刻满文字和图案、散落在高山峡谷和河边路旁的石头叫玛尼石,这种石头像经幡一样被赋予了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一代的民间石刻艺术家为了追求理想、表达情感,把发自内心的爱恨、信念和祈愿镌刻在石头上,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从玛尼石刻中我们也领略到了富于个性的、纯厚质朴的和民俗气息的民间艺术以及成千上万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玛尼石刻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而且和经幡、唐卡、壁画一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整个藏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经幡是藏胞写给天堂的情书,那玛尼石就是藏胞刻在石头上的承诺。
忏悔和发愿类的玛尼石探秘

  一般的属性和发愿类的玛尼石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忏悔类玛尼石产生的背景往往是由于人们在耕作或游戏时不慎踩死一只虫、蛙之类的小生物,虽属无意,但是毕竟犯了杀生这一佛教大戒,所以就需请朵多择一良辰吉日,虔心祷颂后刻一块有青蛙草蛇之类形象的玛尼石。石头的下面基本上是一句或连续不断的六字箴言,石头背面往往刻一行“为打死蛇赎罪,向成事佛致敬”的款识。这种石刻本身是发端于人们内心深沉而复杂的宗教情感的。
玛尼堆上为什么要放牦牛头骨

  西藏的玛尼堆顶上经常可以见到一具牦牛头骨,雄健的牛角指向深蓝的天空,充满了神秘,似乎成为一种永恒的象征。至于玛尼堆上为什么要放牦牛骨,这源于西藏人民对牦牛的图腾崇拜。西藏人民认为牦牛是一个“女神”,藏民把她当作西藏边境的“保护神”。为了保佑人民健康如意,畜牧的兴旺发展,战胜各种灾害和人间丑恶,牧民们甚至把牦牛的某些器官作为神器,以除灾降魔,牦牛就成了勇猛和力量的象征。在西藏,牦牛崇拜广及整个藏区。无论是在高山之巅,还是在大河岸边,那些被称作神的祭台下,都堆有许多已被风化或刚刚新放置的牛头。
相关链接
·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
·亚青寺的玛尼石堆
·最后的老手艺——刻玛尼石
·玛尼石 刻心愿